宋朝中央官制.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朝中央官制

+ Z3 B7 C: k, B* \) S+ j) ^$ z/ s* w4 g! S1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确立,五代因之。北宋建立后,统治者从机构设置的形式上,并未对原有机构作大的更改,但在诸机构的职司上却做了极大的变动。北宋初期,三省六部这一政权主体机构,与唐比较已是形似而实非了。唐的三省六部,形式与实质统一,即三省六部有与其设置相符的诸项实际权力。北宋则不然,三省六部只执杂务,实际职掌被分散到其他机构中。这套机构中的许多职位用来安置寄禄之员,非实际任事者。总之,三省六部的整套机构之设近于虚置。 2 s. f* u+ Z J??z: r / V3 \( i9 g* C$ g( o$ b: }; (一) 名职重,实职空的门下省 Z3 L) P$ M: g/ L; e ; U: V( _ 门下省是国家政令备案、审驳机构。备案,即皇帝发给中书省、枢密院的旨敕要交门下省留底备案,“凡中书、枢密院所受备类旨敕,则留为底。”(脱脱:《宋史》卷161《职官一》。)审驳是职权重心所在,即政令不合,门下省有权驳正,它上对天子之旨敕,下驳行政机构之奏状,命令之出,中书宣奉,门下审读,然后付尚书省颁行。审驳权的行使是有标准的,遇到重大问题时,要提出驳正的根据。国家政令要经门下省“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脱脱:《宋史》卷161《职官一》。)后才生效,而且门下省还对官吏身份的认定及刑事审判中不合法度者也有权审驳,可见其职权之重。这一机构应设侍中、侍郎、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涞,左正言、给事中、起居郎等职。省下分设吏、户、礼、工、刑、兵六房,专掌六部议奏复驳之事。给事中职下分设五案:上、下、封驳、谏官、起居,主掌“进请宝印”,受发文书、封驳、试吏等杂务。另外与门下省职司相关而设的业务机构有:起居院,掌修起居注,起居郎“记天子言动,书以授著作官。”(脱脱:《宋史》卷161《职官一》。)通进司,掌授三省、枢密院及百司奏牍,具事目进呈,而颁布于中外。进奏院,掌受诏敕及三省、枢密院宣割和诸司符牒,颁行诸路。登闻检院、登闻鼓院,掌授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范围包括议论朝政得失、公私利害、军期机密、陈讫恩赏、理雪冤滥、奇方异术、改换文资、改正过名等等。这些章奏“先经鼓院进状,或为所抑,则诣检院”(脱脱:《宋史》卷161《职官一》。)。依职官志所记,门下省自身的职权可谓至关重要,但在北宋时期,门下省的职责在“主乘舆,八塞,朝会位版,流外较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职官考》)等事,其审驳权流于形势,“诸司附奏挟名而已。”(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职官考》)门下省最高长官负有“佐天子议大政,审中外出纳之事”(脱脱:《宋史》卷l61《职官一》。)的侍中,宋统治者以其“秩高,罕除,自建隆至熙宁真拜侍中才五人,虽有用他官兼领,而实不任其事”(脱脱:《宋史》卷l61《职官一》。)。具体执掌驳审政令之职的给事中行使封驳权的时间不长,不久,“以向敏中、张泳始同知银台通进司,视章奏案牍,以稽出入,……乙已以给事中封驳隶银台通进司。”(《宋史》卷5《太宗纪》。 )至此,门下省重要职司审驳权已为银台通进司所分,“元丰官制行,给事中始正其职。”(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职官考》。)直到这时,门下省的封驳权才收回到给事中手,封驳司变名通进司,隶于给事中。 f) i??U s k) i9 X0 Z, P??d+ g7 g6 K)(二) 职未真拜的中书省 : i+ ^??m( s( N6 W2 z1 v. ^; F9 c n. y( i1 b( 中书省是国家政令传达机构。按制有七种政令要经中书省。册书:后妃、亲王、皇子、公主、三师、三公及三省长官的册立封拜;制书:皇帝处分军国大事及任命“尚书左右仆射、开封府仪同三司、节度使”(脱脱:《宋史》卷161《职官一》。)等;诰命:文武官员职位变动,“内外命妇”的封赠等;诏书、敕书:向一般官员发布命令;御札:是国家礼仪、祭祠时应用的政令;敕膀:则是“戒励百官、晓谕军民”(脱脱:《宋史》卷161《职官一》。)的一般性政令。除传达政令外,中书省尚有相当的人事权,中书省应设中书令、侍郎、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谏、右正言、舍人等职。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分向六部发布政令。主事、班簿、制敕库、催驱各房则为辅助命令下达的业务机构。舍人职下分设五案:上、下、制诰、谏官、记注,主掌受付文书、括录制词等杂务。中书省掌管国家政令的传达,原则上应为全国攻务中枢,但实际上不尽然,因为另有中书门下政事堂这一机构,夺其主要的政令传达之职,它“掌册文、覆奏、考帐”(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职官考》。),而且宋统治者为防专权,虽设中书省,但中书令一职“未尝真拜,以他官兼领者不预政事”(脱脱:《宋史》卷161《职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