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来自网络,请保护知识产权,请您下载后勿作商用,只可学习交流使用。户籍制度改革
说明:由于原PPT插入图片过多,占据空间过大,而文库上传限制为20M,因此本PPT中有一部分为原PPT的截图。望见谅!如果需要原PPT,请与我联系。 联系方式:1778567203@。 四、生活居住 五、子女上学 这一现象与户籍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 业 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 住 房 子女教育 什么是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也就是户口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 我国的户籍制度 中国户籍制度的特点是,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种做法在建国初期曾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城乡交流的日益广泛,该制度已引起愈来愈广泛的争议与指责。 2005年底,中国开始着手改革户籍制度。截止至2009年3月,已有河北、辽宁等13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但是全国的户籍制度改革依然是各自为政的局面。 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是由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过渡和改革为城乡统一的一元户籍制度,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使公民获得统一的身份,充分体现公民有居住和迁移的自由权利,剥离、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功能,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 。 城乡二元结构户籍管理体制的优劣 户籍制度引发的农民工问题 长期城乡二元结构户籍管理的体制性障碍,导致进城务工“门槛”高,农民工在劳保、社保、医保等方面不能完全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其就业范围也受到很大限制。 许多进城务工人员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拥有城市户口,能和城里人一样平等地生活与工作。 农民工户籍问题的原因 各地户籍制度改革的尝试 广东:2010年本省农民工“积分落户” 符合积分入户条件的农民工,可选择在就业地镇(街)或产权房屋所在地镇(街)申请入户,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上海户籍大门向96名上海市优秀农民工打开 人民网上海2011年12月26日电(记者 王有佳) 今天,9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获得“上海市优秀农民工”证书,这是上海第二次开展此项评选表彰活动。根据相关规定,他们可以直接申办上海常住户口,成为新上海人。 【图文来源:人民网】 重庆:户籍准入按宽严有度、分级承接 从2010年8月15日开始,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施行。按宽严有度、分级承接原则,适度放宽主城区、进一步放开区县城、全面放开乡镇的落户条件,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向城镇转移落户。 【图片来源:河南长安网】 视频:/program/C20695106074.shtml 农民工的流出与流入地区分布 2010年数据,左图为我国民工流出省份空间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我国民工流入省份空间分布示意图 主要流入地区分布是东部沿海地区 主要流出地区分布是在中部 农民工年龄分布(2010年数据) 人数(万) 15335 8888 16-20岁 8.8% 1.9% 21-30岁 49.6% 17.8% 31-40岁 23.5% 24.0% 41-50岁 13.4% 32.2% 50岁以上 4.7% 24.1% 中青年所占比例大! 外出农民工 本地农民工 农民工行业分布状况 调查显示,重庆市农民工依然集中于一、二、三产业中技术要求不高、就业门坎较低、人员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有61.4%的农民工从事二产业,38.0%的农民工从事三产业。 其中:从事制造业占33.6%;建筑业占22.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 11.2%;批发零售业占7.2%;住宿餐饮占6.5%。而需要较高文化和较丰富经验的文化教育、公共管理、技术服务等行业仅占农民工总数的4.9%。 农民工的贡献 一、农民工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务院研究室的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 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0%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农民工已成为促进城市建设与繁荣的主力军 农民工在传统体制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