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新闻_51187
让艺术回归本质
2014-10-23 11:42:28?来源:?作者: 【大?中?小】 浏览:1370次 评论:0条
10月15日,党中央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重大使命,科学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文艺工作者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为一直工作在一线的著名书法家董凤树,深受座谈会精神鼓舞,同时也感到肩负的使命和社会责任的重大。
董凤树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样新的历史时期,针对中国文艺的现状,为我们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化的传承的精髓,书法亦一样。
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形式之一,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中国书法是人类思维的活化石,是中国人的精神符号,是世界文字书写形式中唯一可以做为艺术品上墙的。它以独特的方块造形融音、形、意于一身,凝成中国智慧的“舍利子”,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灵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这就是书法。
在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宝库群芳荟萃,承仓颉启秦篆、金钿落地的石鼓文;有画如铁石、字若飞动的秦小篆;有欹侧生姿、诸法齐备的汉隶;有满目珠玑、魅力千古的魏碑;有王羲之贵越群品的行书和张芝、怀素、孙过庭超妙入神的草书;有法度谨严、筋骨齐备的颜、柳、欧、赵等楷书;有风樯阵马意态昂扬的苏、黄、米、蔡等等。其呈现给我们的,是知识、文化、信息以及艺术的愉悦。
说及对书法的理解,董凤树如数家珍。中国书法,作为文字的独特书写形式,经过数千年发展,传承至今,也遇到了瓶颈。在使用汉字中,不知不觉已忘却了毛笔书写,文字失去了许多字本身的意蕴美。这是书写本身的危机吗?毋庸怂言,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一个缩影。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在上世纪30年代曾著书向西方介绍中国艺术,选书法为代表。其论述为:“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以基本的美学,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通过书法,中国的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是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才能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在多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书法进入了民族“文化乡愁”危机期。如何才能消化这样的危机,拯救汉字书写当下的尴尬?董凤树谈及了他的“文化传承年”计划。
他说,金秋十月的文艺座谈会,是继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又一次文艺思想盛会,让中国文人看到了新希望。
中华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艺术应该回归到本来应有的属性。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更不能做金钱的奴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大地,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董凤树作为“董体隶书”创立者,多年来一直在践行着书法文化的探索与传播。
自本世纪初,董凤树即以“董体隶书”为创作理论支柱,笔润中华,墨染五洲。中南海有他《李白·舟下荆门》的收藏、人民大会堂有他《张旭·桃花溪诗》精品、毛主席纪念堂有他《沁园舂·雪》的珍品。首都博物馆、中央档案馆也不乏他多幅珍迹。之后他又赴阿里山,访欧、美、非等国家,为弘扬中华书法文化,传播汉字艺术国粹奔走。
董凤树苦心钻研,墨耕数十载,不仅赢得海内外同业认可,亦获得多项国内外殊荣。他孜孜不倦,以文化人的忧患意识为使命,以中华文化复兴为己任,向世界传播中国书法艺术。
然而艺术也是有多元属性的,换句话说,艺术的思想光辉能使人脱离欲望的深渊,但艺术的“眩惑”也能使人沉落商业利益的谷底,屈服于金钱做奴隶,对于有些人来说,艺术不是引领人向上的缪斯女神,却成了迷人心智的女妖塞壬。就书法而言,其“眩惑”体现在形式技巧的泛滥以及名不副实的商业炒作,文化成了个别人逐名求利的工具。
针对文化乱象,董凤树颇多感慨:文化是民族的,是国家的,把文化当成利益道具,是人性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作为一个有着文人情怀的书法家,他只能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2012年董凤树提出发起“文化传承年”系列活动,同时免费纳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课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实用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精品实用课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 观察案例小班午睡记录与分析.docx VIP
- 最新高考英语3500单词快速记忆法(联想记忆).doc
- 2022年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 主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ppt VIP
- 筝韵系京腔,古乐传今声——筝曲《夜深沉》《戏韵》探析.pdf
- 个人血糖监测记录表.docx VIP
- 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计划.docx VIP
- 教育学 (王道俊 郭文安) (Z-Library)_4.pdf VIP
- 创新管理(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章节测验及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