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无为而无不为_51853.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为而无不为_51853

--潘启明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是中国人的智慧。“无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定命题。无为是老子提出的。“无为”两个字在老子《道德经》共出现12次。而无为的思想,不仅仅属于老子,它属于整个中华民族。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思想。   无为不能解释成无所做为。   无为的基本涵义就是天人合一,主观符合客观。 ☆ ☆ ☆   第一,无为则无不为的普适原则。   第二,无为则无不为与和谐。   第三,无为则无不为与战胜。 ☆ ☆ ☆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章)   “万物将自化”,这就是说,无为的真正涵义就是,不要人为,而让万物自化。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普适价值。   老子在《道德经》翻来复去地讲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贵、不自生、不自为大等,就是要让“万物将自化”。而这就是无为。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2章) ☆ ☆ ☆   老子说,“道法自然”。   换句话说,道就是自然。或者说,道就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西方人如果用“道”这个概念,他们一定会对“道”下定义。中国人则不对“道”定义。   为什么中国人不对“道”定义?   因为中国人谁都知道“道”就是道路,三岁的孩子都知道。“道”在每个人头脑中,都是有形象、有概念的。而这一形象和概念,在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是相同的,就象在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   对于一个人,他能够领悟的,比他实际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的要少;而他能用语言表达的,又比他领悟到的要少;能够记述下来的(不管是他记述还是别人记述),又比他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要少。   语言表达,真的不容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道。把意会到的道,用语言表达出来,用书籍记载下来,需要深入浅出。这是很难的。   即使做到了深入浅出,不被人误解,又是很难的。编码(encode)和解码(decode),如果不是一个人,或者用了不同的编码解码体系,那么就会解不不了码,或者误解。   鉴于上述原因,中国人不对道定义,中国也不对其它任何概念定义。中国人把对道和名(概念)理解的权力,还给每个人。   所以老子《道德经》开章明义,第一句话就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 ☆   按中国人的传统,对别人所悟、所言、所书是是不给予批评的。   庄子甚至写出《齐物论》来说明,物不要齐,论也不要齐,要保持天籁。一定要齐物或者齐论,这个“齐”,也只能是天然。中国人经常把天然简化成“天”。   天就是天然。这不是我讲的,这是庄子讲的。庄子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秋水》)   庄子推崇“天籁”。   何为“天籁”?庄子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这就是说,使其自己,保持其天然的自己不加改变,就是天籁。   庄子又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所以所谓齐,就是“自其同者视之”。   那么万物、万事、万理、万声,如何才能齐,如何才能同,如何才能一呢?当然只有一条,那就是天然,那就是天。   庄子又说,“无为为之之谓天。”(《天地》)   这也就是说,齐物、齐论、同一、求同,就是天然,就是无为。 ☆ ☆ ☆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中国文化,是求同的文化,也是智者的文化。   老子说,“同谓之玄。”   正因为同就是玄,而中国的文化就是求同的文化,所以中学(或叫国学)可以叫做玄学。   这是针对西学而言的。   西学大家都知道,叫做“科学”。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   我真佩服第一个把science译成“科学”的人,他没有译音,而直接把它与中学根本不同的特质表达出来。   “科学”这分科的特质是什么?   恩格斯说得非常清楚。恩格斯说,“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各种自然过程和自然对象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就是科学。   恩格斯又说,“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就是科学。   中国的文化与西方完全不同,它不分科,它不孤立地、逐个地和分别地考察研究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对象。中国文化动态地从整体上、从全局上对时刻变化的对象加以研究;中国文化是察同、求一;中国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察同、求一,是中国文化的特质。   庄子说,“通于一而万事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