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盘山断裂带活动性差异及其对六盘山隆升的影响-第四纪研究
第 36卷 第 4期 Vol.36, No.4
第 四 纪 研 究
2016年 7月 QUATERNARY SCIENCES July,2016
- - -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6.04.10 文章编号 2016)0489809
六盘山断裂带活动性差异及其对六盘山隆升的影响
①② ①② ① ①
刘兴旺 袁道阳 吴 赵 王朋涛
(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 730000; 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兰州 730000)
① ②
摘要 六盘山断裂带包括西麓断裂和东麓断裂,二者的活动时代和活动性质都有明显差异。其中,六盘山西麓
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的挤压逆冲断裂,全新世不活动;六盘山东麓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逆左旋走滑断裂,最
-
北端与海原断裂带相接,南端与陇县 宝鸡断裂带相连,其北段左旋走滑速率为 20±03mm/a,逆冲速率为
080±008mm/a,向南走滑速率逐渐降低,逆冲速率不断增大。定量化的地貌因子(河道陡峭指数)显示六盘山东
西、南北的分布明显不同,具有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揭示了六盘山抬升速率南侧及东侧较大,反映出地
貌形态对活动构造具有良好的响应。分析认为六盘山地区断裂活动性差异及断裂性质、滑动速率的转变是造成
六盘山差异抬升的主要原因。
主题词 六盘山 滑动速率 晚第四纪 河流陡峭指数
中图分类号 P9313,P546 文献标识码 A
1 区域背景 的逆冲转为走滑,走滑运动引起的端部挤压效应沿
马东山褶皱带、六盘山东麓断裂(图 1b)等先存构
自新生代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汇聚以来,
造进行应力调整和应变分配,从而沿六盘山断裂带
青藏高原不断在三维尺度上向周围扩展增生,不仅
发生了大规模的挤压逆冲,六盘山开始快速隆
[15,16]
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新生代构造变形,还对
升 ,但在六盘山东麓断裂的北段仍然具有左旋
[1~7] [17,18]
周边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
走滑运动分量 。随后,六盘山东麓断裂继续向
在青藏高原不断隆升和向北东方向挤压扩展过程
-
南发展,开始与陇县 宝鸡断裂带相连通。36Ma
中,与北部的阿拉善及东北部的鄂尔多斯刚性地块
以来,六盘山加速隆升,河流急剧下切,发育典型的
[15]
碰撞挤压,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走滑断裂带和逆冲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