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层螺旋CT灌注诊断下肢动脉缺血应用探究
16层螺旋CT灌注诊断下肢动脉缺血应用探究 [摘要]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诊断下肢动脉缺血的效果。 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下肢血管CT灌注后采用16层螺旋CT诊断,将图像用最大斜率法获得灌注达峰时间(TTP)、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等参数。 结果 血容量(BV)在下肢动脉闭塞症(PAOD)组各级中与对照组中存在明显差异(P = 0.01);血流量(BF)在PAOD组Ⅲ级中与对照组中存在明显差异(P = 0.04);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在PAOD组各级中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37,P = 0.61)。结论16层螺旋CT灌注是一种便捷、安全的用于缺血情况的判定技术,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闭塞症(PAOD);缺血诊断;CT灌注
[中图分类号] R81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7-0097-02
下肢动脉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广泛性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与大脑血管及心脏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下肢动脉闭塞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多层螺旋CT(MSCT)的出现为更好地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疾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6层螺旋CT拥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可覆盖更大的解剖范围,其后期处理能力更强大[2]。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不断发展,16层螺旋CT将更广泛地应用于人体血管系统的检查。本文主要采用16层螺旋CT灌注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疾病,观察治疗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进行下肢血管CT灌注后采用16层螺旋CT灌注诊断。 男 50例,女 36例,年龄55~80岁。所有患者按照Fontanie标准分级[3],其中Ⅰ级 19例,Ⅱ级 22例,Ⅲ级 21例,Ⅳ级 24例。对照组 80例。
1.2 方法
1.2.1 CT扫描 采用GE BrightSpeed 16 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足先进。扫描范围从膈肌水平的腹主动脉至双侧足尖。在肘前静脉埋置18 G套管针,采用高压注射器以4.0 mL/s的速度注入100 mL非离子对比剂优维显(Ultravist,370 mgI/mL)。在膈肌水平的腹主动脉层面选择感兴趣区监测CT值,延迟10 s后扫描,扫描1层,层厚4.5 mm,扫描1次0.5 s,当CT值超过100 HU时,延迟4 s后自动触发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30 mA,10 ×1.5 mm准直,球管旋转1周床动距离为24 mm(48 mm/s),旋转时间500 ms。增强扫描时间26~30 s。整个检查时间10~15 min。
1.2.2 图像处理 对16层螺旋CT灌注扫描所获得的图像用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最大斜率法获得灌注达峰时间(TTP)、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等参数和功能图。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AOD组与对照组中时间-密度曲线和灌注图像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CT灌注检查,图1为患者的动脉和组织时间-密度曲线图,该曲线图走势平滑。对16层螺旋CT灌注扫描所获得的图像用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PAOD组的BF和BV灌注图像与对照组的BF和BV灌注图像,对比非常明显,见封三图1 。
2.2 PAOD组与对照组中达峰时间、血容量、血流量和平均通过时间分析
用16层螺旋CT灌注对86例患者和80例对照组的胫骨结节开始向下实行灌注扫描可以看出,血容量(BV)在PAOD组各级中与对照组中存在差异(P = 0.01);血流量(BF)在PAOD组III级中与对照组中存在差异(P = 0.04);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在PAOD组各级中与对照组中无明显差异(P = 0.37,P = 0.61)。见表1。
3 讨论
外周血管阻塞性病变有两种,分别为动脉性病变和静脉性病变。动脉性病变的特点主要是:常出现血管粥样硬化闭塞,伴随着急性动脉栓塞、血栓阻塞性脉管炎和多发性的大动脉炎的发生;静脉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VC)自动电压控制和无功优化系统改造.doc
- (K0.5Na0.5)NbO3陶瓷高频介电性能探究.doc
- (专投)对格助词[に][で]与[を]再认识.doc
- -Blackboard公司宣布进军MOOCs-等5则.doc
- ---地下过街道工程施工控制管理.doc
- 0.5元苹果卖到100万元-.doc
- 1-1万DLG内业质量检查问题探析.doc
- 1-xSrxCoO1-3(0.10≤x≤0.20)'-- Study on the Magnetic Relaxation and aging effect of Perovskite Oxides Nd1-xSrxCoO1-3(0.10≤x≤0.20).doc
- 10 kV配电柜防误操作措施.doc
- 10-30度裁断机裁不断产品故障研究.doc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汇总2023.docx
- 小学高年级儿童幽默风格的多维度剖析及其对同伴接纳的影响探究.docx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研究--以《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docx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辨证治疗:理论、实践与疗效洞察.docx
- 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DHHY应急救助决策支持系统升级项目进度管控研究.docx
- 抗癌消癓颗粒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治疗中的作用与价值探究.docx
- 基于TOD视角的北京市轨道站域发展成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ocx
- 以《艳丽的大公鸡》为例探究美术课堂自主探究学法的实践与价值.docx
-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解析.docx
- 基于SpringBoot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