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上退役最后一级战列舰
世界上退役最后一级战列舰 设计背景
一战结束后,为限制各国疯狂建造战列舰,1922年通过的《华盛顿条约》规定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406毫米,从而限制了战列舰的疯狂发展。
1936年《华盛顿条约》因期限解禁,世界各国又掀起了新一轮海上军备竞赛,开始建造各种巨型战列舰,大炮巨舰时代进入颠峰状态。1936年德国开工建造德国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俾斯麦”号,1937年英国开始建造战列舰“英王乔治五世”号,同年日本开始建造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
美国也不甘落后,于1937年和1939年分别开工建造“北卡罗来纳”级和“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但美国海军发现这两级战列舰都有明显不足,不符合美国海军快速战列舰的要求。为了建造一种全能战列舰,即不仅具备战列舰强大的火力和优秀的防护力,还要具备巡洋舰快速的优点,从而做到火力、防护力、机动力都位居一流,为此在1938年5月,美国海军制定了全能战列舰的设计方案:保持“南达科他”级的火力和防护力,并将航速从27节提高至33节。按照美国以州名为战列舰命名的传统,这种战列舰被命名为“依阿华”级,共建造6艘。
1940年6月27日,首舰“依阿华”号在纽约纽波特海军造船厂正式开工建造,随着日军突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对日本和德国宣战,“依阿华”级各舰明显加快了建造速度,其中“依阿华”号(舷号BB61)于1942年8月27日下水,从开工到完成建造仅耗时2年2个月,而通常建造一艘大型战列舰至少需要3年以上时间,因此它是二战中建造工期最短的一级战列舰,“依阿华”号于1943 年2月22日正式服役;2号舰“新泽西”号(舷号BB62)于1940年9月16日开工建造,1943年5月23日正式服役,美国各大报纸称“新泽西”号为“世界最强大的战列舰”;3号舰“密苏里”号(舷号BB63)于1941年1月6日开工建造,1944年6月11日正式服役;4号舰“威斯康星”号(舷号BB64)于1941年1月25日开工建造,1944年4月16日正式服役。随着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5号舰“伊利诺伊”号和6号舰“肯塔基”号先后停工,所以美国建有4艘。
性能特点
“依阿华”级舰长270.4米,舰宽33米,水线长262.1米,水线最大宽度33米,吃水深11.6米,标准排水量44560吨,满载排水量达55710吨,主炮为3座3联装406毫米主炮,还装备有10座双联装127毫米副炮、15座4联装40毫米火炮、60座单管20毫米火炮,最大航速达33节,最大续航力为15900海里(17节航速),设计编制1851名。
从外形上看,“依阿华”级给人一种修长美的感觉,它是二战中舰长与舰宽比比率最大、舰体最长的战列舰,舰长与舰宽比达到惊人的8.19:1,而“大和”号舰长与舰宽比为6. 76:1,“俾斯麦”号舰长与舰宽比为6.7:1。这种修长的舰体设计不仅可以提高航速,而且可以有效通过巴拿马运河,做到战时快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线调动作战。
“依阿华”级是二战中美国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它的火力、防护力、机动力都超过了“英王乔治五世”号、“俾斯麦”号,即使与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的“大和”
号相比,也是各有优势,不相上下。
在火力上,“依阿华”级配备了3座3联装MK7型50倍口径406毫米主炮,其中舰桥前2座,舰桥后1座,每座炮塔旋转部分重为1730吨(几乎相当于一艘驱逐舰重量),每座炮塔由77名官兵操纵,MK7型主炮可以发射MK8穿甲弹、榴弹、人员杀伤弹等多种炮弹,其中MK8穿甲弹的弹丸重量为1225千克,最大射程达42千米,在18288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508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在27432米远可以击穿381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每艘“依阿华”级可以在一分钟内发射18枚MK8穿甲弹,而且由于配备了极为先进的最新型雷达测距仪,射击精度很高。与“大和”号的3座3联装45倍口径460毫米94式主炮相比,“依阿华”级主炮虽然在口径、射程、杀伤力、穿甲弹重量等方面稍逊于“大和”号,但在射速、射击精度、炮弹初速、火力强度、火炮身管寿命等方面均占据优势。为了提高命中精度,“依阿华”级舰上配备4 架水上观测/侦察飞机作为舰载机,用来修正主炮弹着点,使得射击精度大为提高。
“依阿华”级是二战中防空炮火最强的战列舰。为了对付对战列舰构成致命威胁的飞机,“依阿华”级共配备140门各种口径的高射火炮,可以形成远、中、近距离的三道密集防空火力。此外,为了提高命中概率,从1943年开始MK12型127毫米副炮开始配备具有革命性发明的无线电近炸引信的高射炮弹,以对来袭飞机构成致命的威胁,极大地提高对空命中精度,减少了空中来袭危险。
在防护力上,虽然“依阿华”级在装甲总重量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