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乔家大院》看影视艺术民俗化处理.docVIP

从《乔家大院》看影视艺术民俗化处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乔家大院》看影视艺术民俗化处理

从《乔家大院》看影视艺术民俗化处理   影视民俗化,即对民俗事象的影视化表述,也就是基于民俗学的视角来探究影视剧的内涵和形式,它可被视作对影视剧的民俗学读解,从中揭示出影视剧创作和审美欣赏的一些独特规律。把民俗文化元素有机地运用于影视创作之中,无论是从内在精神上,还是从外在形态上,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便捷而有效地赋予影视一种浓郁的民族气质。因此,在影视创作当中,“民俗文化资源无疑应当成为探寻与建构民族风格的根本路径”。 谢尔曼认为,民俗学影视在描述表达性文化的同时,它本身也作为表达性文化在表演。就影视剧而言,需要通过剧中人物的活动,包括他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来向观众叙述整个故事情节,因此,他对于民俗的塑造就不只是某一方面的内容,而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如《乔家大院》整部戏用45集30多个小时向观众呈现了祁县的整体形象,既包括了它外在的人们用眼睛看到的视觉形象,也包括了由剧情所展现出来的深层次的民俗文化事象。下文,我们拟从电视剧《乔家大院》对民俗元素的全景式呈现方面作一简要分析,以此来论证影视与民俗的相互作用及其发展。 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是指世代传承下来的各个社会集团结合,交往过程中各种关系间的习俗惯制。其中人生礼仪习俗是最基础的民俗,具体包括婚嫁礼仪、丧葬礼仪与各种风俗习惯等。社会民俗元素不但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种独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而且情感化的民俗事象成为一种审美意象参与叙事。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让电影创作者直观地把握到所谓“电影民族风格”的精髓所在,从而使得他们在实践中能够有意识地、并且“可操作”地加强作品的民族化追求。 (一)婚嫁礼仪 在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乔致庸娶亲的一场戏就完全以民俗元素为依托,纷繁复杂的民俗元素背后是原生态民俗生活的呈现,而这也正是影视剧的基础。 婚前礼仪,即俗话所说的“说媒”“提亲”“议婚”。过去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谚语说“无媒不成婚”。剧中,大奶奶派管家四处打听有没有合适的人家,给二爷乔致庸说媒,得知号称“山西第一抠”的陆大可之女温婉贤淑,待字闺中,便派人前去提亲。 接下来,就是俗话说的议婚、议亲,过去又叫讨八字或生辰八字。由媒人讯问或告知对方的出生时分,看双方是否命运相克。其次是了解对方家庭情况,看是否门当户对,男女青年也互相审视彼此,看是否有眼缘。然而,这—传统习俗在《乔家大院》剧中却略有所不同。因陆玉菡之前已与乔致庸有所会面,且暗生情愫,这两家也算门当户对的大户人家,但因乔家濒临破产,陆大可才勉强同意女儿的亲事。因此省略了这一步骤,只是简单的讨要八字。 迎娶,这是婚礼中最为隆重的一项礼仪,俗话说“热闹不过打锣鼓,高兴不过娶媳妇”。迎亲礼仪五花八门,但大体上是三个程序:迎亲上轿、拜堂、洞房。电视剧中,迎亲这一天,乔致庸头戴礼帽,身穿礼服,披红挂花。在洞房中,陆玉菡手捧两个画了男孩像的萝卜,下人对她说:“萝卜萝卜,摞着一辈又一辈”。萝卜代表儿子,剧中在洞房的炕的四角上放有七个萝卜娃娃。新郎新娘还要用红线系在一起的筷子吃下母饺子(一个饺子里包七个小饺子),谓之“五男儿女,七子团圆”。还有向婆婆讨取馒头吃的风俗,并且说“婆婆的馒头,明年的小子”。可见洞房重子文化的盛行。 婚后礼仪,新郎新娘一同到女家,叫“回门”“双回门”,也有的叫“回花”“请女婿”。女家以回门为办喜事的正日子,有钱的还雇乐队吹打,热闹非凡,有如男家迎娶。《乔家大院》中乔致庸随陆玉菡回门的一场戏也笔墨颇多,回门时,陆玉菡向号称“山西第一抠”的父亲提出借银子的请求,最终爱女心切的陆大可答应了女儿的要求,并将祖传的翡翠玉白菜传给女儿。回门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二)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是人生最后一道礼仪,也是体现一个家族凝聚力与团结力的关键程序。我们从剧中乔致广的葬礼来做一浅析。 丧葬礼仪可以从病人病危时开始算起。人老临终前,要求全家儿孙全部在场,环饲其侧,儿孙们给老人以最后的安慰,老人给儿孙留言,包括临终嘱托,民间俗称交代后事。如果亲人未能守护身边,则为憾事,我们从《乔家大院》剧中也能窥出一二。大哥乔致广病危时,银两危缺,债主纷纷上门讨债。在这种情况下,理应交代清楚后事,如财产继承,交往以及债权债务等。但当时,乔致广念着进京赶考的二弟,不忍唤其回来。而乔致庸在考场中听到大哥病危的消息,也要求立马赶回来,并说“试可以再考,但哥哥只有一个!”坚持要见大哥最后一面。 亡故后的当日应去本族及亲朋好友间报丧,并向人主家诉知病危经过及发丧安排等。来吊唁时,孝子要带吹鼓手到路口迎至灵棚前,行礼并设宴款待。 出殡,也叫“送葬”“出引”“发引”。死后五日,七日出殡者居多。《乔家大院》中,由于公布乔致广的死讯会引来大量债主,大奶奶决定暂不发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