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函数--简单凯因斯模型.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费函数--简单凯因斯模型

*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儲蓄與財富: 財富(存量)是靠儲蓄的累積而增加,故 當期的財富(存量) =等於前一期的財富(存量) +當期的儲蓄(流量) 如下式所示: 故所得上升使儲蓄上升, 而儲蓄上升又使財富增加。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 二、45度線 事後的觀念:例如,第一章的GDP(=Y) = C+I,已發生的結果,故一定成立,也稱事後。 事前的觀念:凡是以函數表示均是預期的, 如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 有時為了分析方便,我們會畫一個45。線, 此時橫軸的值等於縱軸的値 例如就事後言,在圖12.7, A點的Y為100億, 對應到C+I也是100億。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若縱軸也可視為誘發的消費行為函數C + I,稱之為總支出(Aggregate Expenditure, AE),則事前的AE = C + I上的每一點未必等於事後已存在的Y,此時體系會調整,可由 線上推動與線的移動分析。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1.線上的推動: 在圖12.7中的A點,事前的AE = C + I = GDP,當AE與45。線相交,表示想要的與實際相同。而在Y之左方,則計畫的總支出大於實際的所得,需求較大,會有一股推力使所得往右邊A點移動。而在Y的右方,則總支出小於實際所得,則需求太小,會有一股推力使所得往左方A點移動。 2. 線的移動: 當政府支出增加可刺激支出,是屬於 線的移動,圖12.8由C+I上移到C+I+G, 則得到新的所得為Y2。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三、節儉的矛盾(The Paradox of Thrift) 1、意義:當民眾個別自發性儲蓄的意願提高時, 可增加其儲蓄,但當全體民眾都同時儲蓄時, 卻可能造成實際儲蓄數量沒有增加, 反而可能減少的現象。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2、何時發生節儉的矛盾?以第一章學過的國內生產毛額衡量法以及本章的儲蓄函數,以簡單凱因斯模型來為大家說明。 (1)在不考慮國際貿易及政府的情況下,我們以支出面衡量方法來計算國內生產毛額必定會等於用處分法衡量的國內生產毛額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2)故儲蓄函數為 : (3)說明「節儉的矛盾」有二個步驟 : A. 個人自發性儲蓄上升的效果。 B. 自發性消費減少,使誘發性儲蓄減少。 原始自發性儲蓄的改變導致消費量的減少,經由乘數效果導致國民所得的數量也減少,而導致誘發性儲蓄的下降。由於為 水平,而S = I, 故儲蓄不改變,但所得減少了。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 圖12.9 自發性儲蓄增加的影響 : I為水平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 12.4 儲蓄與儲蓄函數 ① 如果儲蓄上升會使利率下跌(但凱因斯不認為 如此,因為當時利率已太低了) ② 利率使圖2.9的I上升(但凱因斯不認為如此, 私部門的投資無動力) ③ 則Y、S均不會下跌 ④ 更多的機器,下一期所得上升 (但凱因斯不討論長期) * * * * * * * * * * * * * * * * * * 沈中華、黃台心 著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沈中華、黃台心 著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沈中華、黃台心 著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沈中華、黃台心 著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簡單凱因斯模型與消費 12 12.1 背景 一、古典學派的簡單背景 (1)古典學派強調長期市場均衡狀態下之描述 (2)政府的角色只要制定最基本的法律和提供基礎的公共建設 (3)讓市場去決定何種產品應該被生產, 何種產品不應被生產 12.1 背景 (4)價格主要是由「生產面」所決定 (5)主張「供給創造自身的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 (6)社會經濟是由「一隻看不見的手」 (an invisible hand),也就是 市場的機制決定了「市場價格」 12.1 背景 二、凱因斯及凱因斯學派的簡單介紹 1929年至1939年間,由於農業大幅衰退,連帶影響了金融市場,使得華爾街股市暴跌→投資資本短缺導致消費、出口等銳減→而釀成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進而造成大規模的失業。 古典模型認為充分就業必是常態→ 失業是短暫現象→只要工資能下跌, 就業就會上升回到充分就業。 12.1 背景 (3) 在大恐慌時,大規模且長期的失業竟持續存在, 價格機能(此處即工資)失效→不能向下調整→凱因斯以短期失業為社會常態的觀點加以分析,出版 《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The General Theory o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