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凝固交响诗——埃斯特庄园喷泉
凝固交响诗——埃斯特庄园喷泉 【摘 要】人们似乎对“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有着异常执着的热情,总是不断地用各种方法寻找着音乐和建筑之间那丝的奇妙联系。私以为,相比建筑,园林和音乐之间,无论是空间结构,装饰手法,构造技巧,气氛营造等方面都具有更加亲密而明朗的联系。“园林是凝固的交响音画,音乐是流动的园林空间”,我正是试图通过这样的角度,解读我心中的埃斯特庄园。
【关键词】埃斯特庄园;李斯特;喷泉;西方古典园林;古典音乐
一、埃斯特庄园的营造手法分析
与哈德良山庄一样,利戈里奥在建造埃斯特庄园时也是采用一贯的建筑手法。即运用建筑的营造法则进行园林空间的布置,通过几何学透视学等原理,结合严格的轴线控制,使整个园林处于均衡稳定的状态中,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这与西方的古典音乐严谨的结构不谋而合。
花园的空间营造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轴线控制,台层分隔,自然过渡。这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台地园最重要的营造手法。
沿着入口轴线的纵向共有三条主轴线。中轴线起到引导和组织空间变化的作用,整个园子的空间景致变化大概都可以在穿越中轴线的过程中展示。中轴线两侧的另外两条轴线将花园横向的空间进行了划分,形成了第一层台地。矩形水池则构成了园中的第一条横向轴线。与中轴线相似,这条由园中少见的静水面形成的横向轴线的尽端,就是水风琴了。这种动静无疑是绝对震撼的,这是设计师对于水的处理的巧妙手法之一。第二条横轴是第三层台地上的百泉台。100个喷泉变化无穷却又形式统一,从第二层台地绕过龙喷泉,通过圆形楼梯上到百泉台前,巨大而磅礴的龙喷泉与数量大而个体精致的小喷泉也形成了另一种对比。仿佛《喷泉》中跳跃而又连绵的音符,在不同主题的组织之下若即若离,相互呼应。
庄园在竖向空间上的分隔则是依靠不同的台层实现的。全园从下至上同分为六个不同的台层,第一层由8个种植坛和四个矩形水池构成,是游人从入口进入园中后的过渡和铺垫。这与《喷泉》的音乐结构相似,乐曲也是经过一个长大的导奏之后,经过一条清新的旋律,开始主题的进程。在经过底层的环形喷泉和矩形水池左端的水风琴一大一小两个节点后,通过3段平行的台阶上至第二台层。龙喷泉就位于第二台层之上,这是在游人经过底层的铺垫和酝酿后迎来的高潮部分的开始。通过环抱龙喷泉的台阶上至第三台层,就迎来了另一个大节点百泉台。百泉台与两端的蒂沃利喷泉和水剧场可以说是埃斯特庄园这支乐曲最为扣人心弦的高潮部分。第四五台层则为一片放射性道路穿插分割的坡地。这一部分可以说是高潮过后平缓而无趣的过渡。旨在引出庞大的终章并与之形成对比。而这个终章就是位于顶层的埃斯特别墅。站在顶层纵观全局,会使得你不由自主的感慨造园者巧妙的心思和手法,并折服与眼前见到的景象——那是整个蒂沃利镇的人文与自然风貌,让你不由感慨站在这制高点处的人的权利与力量。
二、埃斯特庄园的音乐性分析
由于文艺复兴盛期上层社会对于建筑、艺术、雕塑、音乐等热情的高涨,埃斯特庄园本身就被赋予了音乐的元素。最浅显易见的就是园中著名的水风琴,不仅建造原理和管风琴类似,身临其境时你会毫不犹豫地觉得这是一首由流水演奏的庞大的交响乐。除此之外,庄园的布局结构与音乐的主题控制,空间营造与音乐结构的展开,节点布置与装饰音的应用,造园要素关系处理与调性变化的应用等方面,都有令人惊叹的相通之处。
提玻利的《建筑十书》中说:“大自然里一切皆由和谐之律掌管,和谐之律确保一切十全十美。”意在指相比起破坏自然,控制自然以达到摧毁不可抗力因素的做法,不如利用自然,控制自然为我所用。埃斯特庄园完美地贯彻了这种思想。这与李斯特创作《喷泉》时的心境十分相似。他并不只是希望简单肤浅地对大自然进行描绘,他更加想要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李斯特对自然的审美态度,不是再是客观的自然主义,而是力求在自然中找到自己欢乐和痛苦的共鸣,将外界世界融入“诗意和内心的感情”中。不是被动地去认识自然,接受自然,而是主动地去寻找自然,感受自然。
埃斯特庄园全园通过轴线的布置控制游线和视线的收放。中轴线作为主轴,使得从横轴上发散展开后又通过横轴回到中轴线而继续前进。这与西方古典乐对于主题控制的手法相似。李斯特《喷泉》中由两个不同的主题贯穿全曲,这两个主题多次出现,在主题形象与性格上进行发展与对比,在调性和伴奏上进行变化。其间又两个主题横向扩展衍生出更多的主题,最终却还是回到原来的主题,在转换调性的第一主题中结束。这两种主题相对应与园中的两种造园要素,水和植物。这两种造园要素贯穿全园,却通过不同变化的处理手法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从而使得全园逐渐展开。水的变化体现在动与静的对比,整体与单一的对比,巨大与细微的对比,自然与人工的对比等方面。而植物实则作为建筑材料在全园中的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