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纳米带电弧等离子体的合成及其储锂电化学特性.PDF

硅纳米带电弧等离子体的合成及其储锂电化学特性.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1 卷 第3 期 Vol. 31 No. 3 2017 年3 月 CHINESE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Mar. 2017 硅纳米带电弧等离子体的合成 及其储锂电化学特性 余洁意 高 嵩 董星龙 (教育部三束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连 116024) 摘要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在氢气和氦气混合气氛下制备了硅纳米带(Si NRs),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原子力显微镜(AFM)、X 射线衍射光谱(XRD)、Raman 光谱、X 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Si NRs 的形貌、结构及 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硅纳米带(Si NRs)是由细小片状结构Si 晶体沿一定的晶体学方向堆积而成的 带状纳米结构,以聚结生长机制为主导。Si NRs 的宽度约为28 nm、长度大于200 nm、厚度为6.2 nm,比表面积约 为164 m2 g- 1 。文中深入探讨了Si NRs 的形成机制。这种制备Si NRs 的方法成本低,可商业化宏量生产,其产率 · 约为18.6 g h-1 。将此Si NRs 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制备了锂离子电池,并测试其嵌/脱锂电化学性能。这种锂离子电 · 1 -1 -1 池的首次放电比电容为2460 mAh g ,循环40 次后其电容量维持在316 mAh g ,表现出较好的储锂电化学活性。 v · · 7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纳米带,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电化学反应,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 中图分类号 O646, O649 文章编号 1005-3093(2017)03-0161-07 1 0 0.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Si Nanoribbons as Anode 4 0 Material for Li-ion Battery Synthesized by 7 Arc-discharge Plasma 1 0 2 YU Jieyi, GAO Song, DONG Xinglong : v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 Modification by Laser, Ion and Electron Beam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i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China) X a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