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血压病的防治 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 陈安芳 主任医师 什么是血压? 心脏把血液泵到血管,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就是血压。 收缩压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 舒张压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 血压正常值 120/80 mmHg 血压会随着不同的活动状态有一定的波动 当我们休息或精神放松时,血压较低; 但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血压会升高。 通常老年人的血压比年轻时较高 什么是高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高血压界定为: ≥140 / 90 mmHg 高血压目前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300万人, 其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我国每年高血压医药费400亿元; 2011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三高三低 高发病 高致残 高死亡 低知晓 低治疗 低控制 什么原因导致高血压? 90%的高血压病因不明 高血压发病较隐匿,多数病人是在体检时被发现 多种有关的发病因素 性别、年龄(老年青年) 地区(北方南方,城市农村) 职业、精神心理因素 膳食(食盐摄入较多) 遗传、肥胖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等。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 未经治疗的高血压,平均13.9年后发生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患者,若不经治疗则自然病程为19年,比血压正常者平均寿命缩短20年 高血压的诊断 不同时间测三次血压,确定血压升高; 寻找病因,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高血压分级,评估危险程度。 高血压的诊断必须在非药物状态下二次或二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偶然测得一次血压增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必须重复和进一步观察。 高血压病人应做哪些检查 血压测量 尿常规、微蛋白 血液生化 X胸片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眼底 降低血压带来的益处 收缩压每下降2-5mmHg 脑卒中的死亡降低6-14% 冠心病的的死亡降低4-9% 总死亡率下降3-7% 一般治疗(非药物治疗) 包括 控制体重 低盐饮食 限制饮酒 适当运动 舒缓压力 高血压饮食要遵守五大纪律 纪律一:减肥 肥胖是高血压病独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中50-60%都肥胖,这个比例是正常人肥胖的8倍。 纪律二: 低盐。 每天少吃一克盐,平均血压可降低1-2个毫米汞柱。 纪律三:增加钾盐。 多吃蔬菜、水果、瘦肉,可增加钾盐的摄入。 纪律四:戒酒。 尤其是白酒。男子每天不能超过30毫升酒精, 女子不能超过15毫升。 纪律五:戒烟 如果是轻度高血压,单纯用这些非药物疗法就可以 控制血压水平。 控制体重 标准体重 = 身高(cm) – 105 超重>10% 轻度肥胖 >20% 中度肥胖 >30% 重度肥胖 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很重要。 应该通过 饮食控制 和 适量运动来保持体重。 低盐饮食 合理的膳食 限制钠盐的摄入,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克为宜 减少脂肪的摄入,补充适量的蛋白质 多吃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的钾、镁、钙 限制饮酒 酒精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 高血压病人应该戒酒或严格限制 规律运动 适当运动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约6~7mmHg) 而且对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防治冠心病和糖尿病有利 可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您的运动方法,例如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不同的运动方式 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 运动的强度: 运动期间,血压会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上升,运动停止时,血压会逐渐恢复正常水平,适量的运动不会带来危险 但是,超负荷的运动量会引起血压的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带来危害 运动强度维持在中等程度以下是安全的 采取 休息时的心率 + 25~30次/分钟 也是安全有效的 运动强度指标也可以采用自感劳累程度,通常运动到感觉稍累为宜 舒缓压力 精神过度紧张可使身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增高,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缓解压力的办法: 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 适应环境、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每天坚持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村家用沼气池设计规范.doc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信息科技 第1课 数据宝藏在身边 教案.docx VIP
- 医院医疗设备维保方案.pdf VIP
- 佳能Canon-RF-600mm-F11-IS-STM-Lens相机镜头用户说明书手册.pdf
- 职业培训电子商务教学计划及大纲.pdf VIP
-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PPT课件.pptx VIP
- 绿化养护工程合理化建议、难点要点分析及解决方案.docx VIP
- 丰田COROLLA_AURIS发动机1ZR-FE__2ZR-FE技术信息指南.ppt VIP
- 2025年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0).docx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