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计学的意义与内容
1-* 1-5 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 1.在醫學上 (1) 新藥的效用是否可取代舊藥。 (2) 疾病的發生與那些原因有較高的關係。 2.在工業上 (1) 原料的品質評估、不良率的估計。 (2) 找出生產線上不良品的變因。 (3) 可利用實驗設計研究產品成份的最佳組合。 3.在人壽保險業上 (1) 針對市場消費者動機、認識程度、壽險態度等 因素,分析與購買行為的關係。 (2) 提供業者從事市場區隔與擬訂行銷策略。 1-* 1-5 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 4.在民意調查上 (1) 預測選舉的成敗。 (2) 民意的歸向。 (3) 政黨偏好與投票行為間的關聯性。 5.在文學及考古學上 (1) 某一新發現的文學作品是否為某一作家的作 品。 (2) 判定古物所屬的年代。 6.在教育的研究上 (1) 比較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效果是否明顯? (2) 採用那一種方法比較有效? 1-* 1-5 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 7.在品質管制上 (1) 提高產品品質、可靠度。 (2) 提高產品壽命、改善生產設計。 8.在行銷問題的研究 (1) 產品、廣告、市場、銷售、通路、預測等研究。 (2) 市場占有率分析、市場潛量衡量、市場的特徵、 新產品的接受情形與潛量競爭性產品研究、包 裝研究等。 9.在經濟學上 (1) 建立經濟模式。 (2) 預測經濟成長。 1-* 1-6 流程圖 1-* 1-3 統計學的意義與內容 上圖,除了表示母體與樣本間的關係外,還顯示出統計方法是利用抽樣方法產生的樣本資料,以計算樣本統計量的數值,推論母體中的特徵參數值。其抽樣方法於第七章抽樣分配中討論之。 1-* 1-3 統計學的意義與內容 例1-3.1 欲研究全國各大專院校學生,每週上BBS網站聊天的情況,因此隨機抽選50,000名學生進行調查。 則母體是指全國之大專學生。 樣本是指所抽選50,000名學生。 1-* 1-3 統計學的意義與內容 例1-3.2 欲推測95年台北市立法委員選舉哪一個候選人可能獲勝。在選舉前進行民意調查,隨機抽取90,000位選民,調查其各候選人之支持比率,得知各黨的候選人的支持率為:國民黨26%,民進黨24%,新黨21%,而經選舉結果則母體是指台北市的公民。 樣本是指該90,000位選民。 參數是指國民黨27%,民進黨26.2%,新黨22%。 統計量是指國民黨26%,民進黨24%,新黨21%。 各黨得票率為:國民黨27%,民進黨26.2%,新黨 22%。 1-* 1-3 統計學的意義與內容 例1-3.3 某廠商經理宣稱他們工廠生產的日光燈平均壽命為1800小時,經抽檢36支日光燈,計算得知平均壽命為1700小時。 則參數是指日光燈平均壽命為1800小時。 統計量是指抽驗36支日光燈,其平均壽命為1700小 時。 1-* 1-3 統計學的意義與內容 1-3.2 統計學的意義 根據統計學的過去演變發展以及現代統計方法的應用,其統計學的意義則隨其應用範圍之擴展而改變,大概敘述如下: 一、統計學為研究如何由數值資料抽取訊息,據此對母 體(population)做推理之一門科學。 二、就內容而言,統計學包括統計資料、統計方法與統 計原理三部分。茲分述之: 1-* 1-3 統計學的意義與內容 (一) 統計資料 按擬定之目的,以有系統的方法,由點計或度量某特定時間及空間內之社會或自然現象的母體特性,而得之數量化資料。 由此定義知道,其要素與特質,分別如下: 1.統計資料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1)時間是指時點或時段,如民國95年10月10日;民 國95年至96年間。 (2)空間是指地點或地區,如台灣地區。 (3)特性是指有質與量之分,前者為性別、學歷、 職業等;後者為身高、體重、年齡等。 1-* 1-3 統計學的意義與內容 例1-3.4 近三年,中國石油公司營收額(單位:十億元)分別為68,70,73。這些數字符合定義,故為一統計資料。 1-* 1-3 統計學的意義與內容 2. 統計資料的三個特質 (1) 數量性是指統計資料由點計或度量而得,故均 為數量資料。非數量資料者不能稱為統計資 料。 (2) 群體性(大量的)是指統計資料是大量觀察母 體而得,一人、一事、一物不能稱為群體,故 表 示單項事物的個案資料,不能稱為統計資料。 (3) 客觀性是指統計資料是由調查、實驗或登記而 得,故任何假想、臆測的資料,都不能稱為統 計 資料。 1-* 1-3 統計學的意義與內容 (二) 統計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