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风_22043
古风(其十九)李白 一、背景介绍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原籍陇西 其祖获罪被流放至碎叶城 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 “诗仙” 725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自称李暠的后代 为朋友散尽千金、不愿做官、能驯养奇珍异兽 742年,玉真公主推荐,得以入朝为仕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翰林学士/翰林供奉 三省六部制:中书出令、门下审核、尚书执行 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人才与杂流相处”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高力士陷害李白? 力士脱靴 杨贵妃诋毁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李白加入永王李璘幕府 “为君谈笑净胡沙” 太子李亨即位为唐肃宗,李璘兵败被杀,李白被捕入狱 李白获流放罪至夜郎 行至巫山遇大赦,李白欲投靠李光弼军队未果 转投当涂县令李阳冰,最终病逝 2.李白的《古风》是一组拟古诗,是他在长安期间及离开长安后的数年里所作五言古体的汇总。 共有五十九首,题材、内容均不连贯,大多为李白藉托古人古事讽喻时事政治或抒写人生感慨。 《古风(其十九)》大致作于安禄山叛军攻破洛阳称帝以后。 二、课文内容 1.茫茫走胡兵 安禄山为胡人,故称其军队为胡兵。 胡人是中原人对北方和西域少数民族的通称。 2.卫叔卿 卫叔卿是汉代中山人,服云母得道成仙。 卫叔卿以为汉武帝喜好道术,于是驾白鹿、乘云车前往长安,武帝只以一般君臣之礼相待,卫叔卿大失所望,飘然离去。 “用则行,不用则藏” 3.游仙诗,李白入道与兼济天下 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游仙诗。 游仙诗发源于先秦,多有与神女相会,云游太虚的想象。 至秦朝,始皇好仙,游仙诗得到了肯定和发展。 汉魏六朝时期,玄学思潮引发游仙诗的盛行,并达到鼎盛。 游仙诗在思想上承袭老庄,因而多表现为摆脱世俗、超越生死、战胜命运的强烈愿望。 游仙诗多用夸张、拟人、象征的手法描绘仙人的日常生活、酒酣宴饮、洞天福地、传奇故事等,构成浪漫主义文学的一种。 游仙诗被异化为狎妓诗。 李白在表现求仙遁世的同时,还流露出“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浓烈感情。 李白信仰道教,曾考取道箓,因而其所作诗文,有部分属于游仙诗。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李白在求仙的同时,仍旧抱着辅弼君王的政治理想。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首游仙诗在开头铺陈求仙访道,但笔锋一转,开始关注战乱的惨象,正是诗人出世与入世、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思想矛盾。 4.诗歌主旨 前十句为一层,写诗人想象登上莲花峰,与仙女同行拜谒卫叔卿。 后四句为一层,诗人升天之际俯视地界,只见洛阳到处是安史叛军,人民惨遭杀戮,血流遍野,而禽兽却衣冠簪缨,位列朝廷。 诗歌前半段运用游仙体的手法,后半段运用纪实的手法,表达诗人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和对乱臣贼子投靠敌人的强烈愤慨。 前后强烈的反差正是本诗最鲜亮的艺术特色,显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第一层是仙境与人间的对比; 第二层是幻想与现实的对比; 第三层是求仙遁世与治国安民的矛盾和冲突。 风格从飘逸转为沉郁,寄托了李白意图入仕报效国家的强烈欲望。 5.盛唐精神 李白诗歌中反映出来的,是一种高亢的情绪,对应在李白身上,则应该称之为盛唐精神,一种舍我其谁的态度,一种积极进取的大无畏精神。 对政治、官场过于天真,缺乏政治敏感度,自恃过高、狂傲不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