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卷着力考查的几种能力及后期复习建议
【历史试题着重考查的三种能力】 (1)准确识记、复述历史事实的能力。 (2)史料信息的释读能力。 (3)解题的技能。 (1)准确识记、复述史实的能力。 识记:主要体现在准确掌握历史事实之间的一一对应(归属)关系,主要包含时间归属、内容归属、特征归属、影响归属。复习时,要将类似事件归纳到一起,让学生准确理解和记忆。 复述:主要体现在对教材内容(尤其是两个版本重叠内容)的准确、完整的再现。复习时,要将知识问题化,问题答案要点化。 见下例: (2011年第13题)“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2011年第1题)“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2012年第10题)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2012年第17题)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2012年第12题)“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12年第21题)(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012年第23题)(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选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2012年全国卷第34题)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 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2010年天津卷第6题)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2012年全国卷第27题)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泥熟料煅烧工初级工复习资料.doc
- 水平井完井及找堵水技术.ppt
- 水泥熟料形成的热化学.ppt
- 水泥熟料煅烧知识.ppt
- 水泥热工设备1.1 水泥熟料形成过程及煅烧设备的分类.ppt
- 水泥生料制备技112.pptx
- 水利水电监理(法规部分).ppt
- 水污染防治技术讲座.ppt
- 水泥胶砂搅拌机维修保养记录.doc
- 水泥混凝土路面三辊轴施工质量控制技术.ppt
- 江苏浮力检测题.doc
- 江苏省宿迁市2015年中考物理含答案.doc
- 江苏省扬州市2016中考化学真题卷(含解析).docx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听力).doc
-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
-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 汉语纵横精读第12课 你们要了什么饮料.ppt
- 江苏省扬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六.doc
- 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历年真题(06-12)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附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