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论课教学大纲格式示例
《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112020003)
中药学(全部方向),中药制药
一、课程说明
1.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课程。
Basic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ounded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
本课程通过讲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防治康复等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加深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解,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养生保健,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The course setted ou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Medicine ,explained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theory of visceral manifestations cause of disease and the mean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and diagnose ,prevention and cure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 lay the foundation of their future work and be good with their own health.
2.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病因;辨证。熟悉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诊法;养生防治康复等。
Requires:Perfect in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Chinese Medicine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theory of visceral manifestations,cause of disease,the means of syndrome prehend the theory of qi-blood-body fluid,meridian channel and physique as well.To have a knowledge of the 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theory.realize the diagnose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and the means of keep in good health rehabilitation.
学分:2
4.学时:34
5.性质:必修课
6.教材选用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中医学基础(第二版)》,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主要参考书:
(1)《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版)》,孙广仁、郑洪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7月。
(2)《中医诊断学(第九版)》,李灿东、吴承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8月。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绪论 (3学时)
[基本内容]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3.中医学思维方法特点
4.《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简史,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
2.熟悉古代中医药几部代表性著作。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 阴阳五行
(4学时)
[基本内容]
1.阴阳学说
2.五行学说。
[基本要求]
1.了解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熟悉阴阳、五行的基本特性。
3.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藏象
(7学时)
[基本内容]
1.五脏
2.六腑
3.奇恒之腑
4.脏腑之间的关系
5.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基本要求]
1.了解奇恒之腑、脏腑之间的关系、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2.熟悉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3.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及系统联系。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2学时)
[基本内容]
1.精
2.气
3.血
4.津液
5.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基本要求]
1.了解精、气、血、津液生成。
2.熟悉精、气、血、津液功能及相互关系。
3.掌握精、气、血、津液概念;血液运行与五脏功能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