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变迁中的教育语意学 Luhmann系统理论的分析——吴美瑶
東吳社會學報/2007 年 6 月/第22 期/頁。31-060
E噩噩,
社會變遷中的教育語意學﹒
Luhmann 系統理論的分析*
吳美瑤
1
心博土後研究員
*吳美瑤(Mei-Yao Wu),國科會社會科學研究11 (Post
Doctoral Researcher, Research Center for social Scienc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 l.), Email: meiyaobear@.tw 在此非常感謝兩位審查委員
幫我發現文章中的問題,使作者不致在未來看到自己的文章時有太多遺
憾。此外,若讀者發現內文中有任何問題時,也懇請不吝指正。
32. 東吳社會學報
摘要
本文旨在從 Luhmann 系統理論的觀點解析教育系統的
語意學,如何在社會結構變遷的背景中產生變化。依據
Luhmann 的分析,功能系統的語意學會受到社會的主要思想
或時代精神以及社會結構變遷的影響,而產生意義形式與內
涵的變化,並與社會結構的變遷有相互影響的關係 O 因此,
本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說明社會系統如何在自我指
涉的溝通運作過程中,藉由形式的再引入而建構起其系統結
構:以及意義的形式如何在溝通運作的過程中被建構起來。
其次,闡釋語意學的基本建構方式,以及其如何在系統結構
變遷的情況下產生意義形式及其內涵的變化。第三,進一步
地說明教育系統如何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分化出來並與其
它功能系統共同被建構起來,以及教育系統的語意學如何在
社會結構變遷的過程中產生意義形式的轉變與教育概念的
分化。最後,綜述本研究的結果並對其理論作一簡要的評述。
關鍵字: Luhmann 、社會主統、語意學、自我指涉、溝通
Soochow Journal of Sociology, June 2007司 22: 031-060
The Educational Semantic in Relation to a
Changing Society: An Approach νia Luhmanns
Social Systems Theory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Luhmanns use of systems the。可 to clarify the
changing of the educational semantic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changing socia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Luhmanns analysis ,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educational semantic is based upon the primary/dominant social semantic and
the changing social structure. Therefore , 1try to explain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his educational semantic in three sections. At first , 1 explain how social
systems use the communication operations of self-reference and of binary
schematisms, negation and re-entry into the form to constitute a dynamic
social structure. Second, 1 look at the self-re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