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于国放课件.ppt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于国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于国放课件

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山东省立医院 于国放 乳腺解剖学 位置 乳腺位于皮下浅筋膜的浅层和深层之间 浅筋膜伸向乳腺组织内形成小叶间隔,两端连于皮肤和胸肌筋膜,固定乳房(乳房悬韧带) 乳腺后间隙 结构 由皮肤、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和乳腺构成 纤维组织分割小叶成15~20个腺叶,并构成悬韧带 乳腺超声检查方法 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 避免乳腺导管造影和穿刺活检 仪器:配备7.5M以上高频线阵探头 检查范围:包括两侧乳房和腋窝 体位:仰卧位,充分暴露两侧乳房和腋窝,乳房较大或松弛者需辅以侧卧位 检查方法:自乳房边缘向乳头方向行垂直于乳腺导管的扫查,再辅以平行导管的轮辐状扫查。各扫查断面应相互覆盖 特别注意漏诊的危险,尤为乳房边缘和中央区 腋窝为常规扫查范围 要重视患者主诉和临床医生的查体发现 正常乳腺声像图 由皮肤、皮下脂肪层、腺体层、后间隙和胸壁组成 乳腺增生性病变 分为乳腺小叶增生、囊性增生、乳腺腺瘤样增生 临床表现 常见于20-40岁,单/双侧发病,周期性的乳房疼痛,伴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结节,质韧有压痛;经前出现,经后缓解;少数伴乳头溢液。 病理 病变主要影响乳腺实质的小叶成分,边界不清,呈无特点的囊性和纤维性乳腺组织,少数为质硬肿块。镜下主要累及终末导管小叶单元,是①乳腺囊肿②乳头状瘤病③腺管型腺病④导管上皮增生和⑤腺上皮细胞大汗腺化生五种病变的综合表现 超声表现 小叶增生 腺体局限性增厚,结构紊乱,导管区不规则增宽,走行扭曲,局部呈条索状、条块状、团块状,部分回声强弱不均,部分伴导管扩张 囊性增生 表现为小叶增生基础上,周边可见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楚,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腺瘤样增生 多与小叶增生伴发,呈圆形、椭圆形实质性低回声区,无包膜,活动度差,可单发或多发 乳腺炎性疾病 乳腺炎和乳腺脓肿 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炎和乳腺脓肿 哺乳期乳腺炎 初产妇;局部红、肿、热、痛,硬块,液化后有波动感;全身症状明显 非哺乳期乳腺炎 近年呈上升趋势,病因不明,好发于20-40岁 急性期:红肿热痛,全身症状轻 肿块期:无明显发热,局部微痛,与乳腺Ca鉴别困难 慢性瘘管期:经久不愈,反复流脓 超声表现 早期 病变处乳腺组织呈低回声,与正常乳腺分界不清,内血流丰富 脓肿期 单发或多发的低或无回声暗区,边界不清,加压后流动;腋淋巴结肿大。CDFI示周边实性区血流增多,为高速低阻型频谱 慢性脓肿期 实质性不均质肿块,中央有暗区,有时与Ca难以鉴别,需详细询问病史 乳腺炎慢性期,周边成海星状,类似乳腺Ca 同侧腋窝淋巴结,皮髓质分界清,炎性表现 乳腺导管扩张 病因 可能是乳头畸形 临床表现 乳头溢液 病理 乳腺导管扩张,内含脂质或混浊的坏死物,局部见质地中等的局限性肿块 超声表现 乳腺大导管单条或多条导管轻度或中度扩张、扭曲,壁光滑完整,无充盈缺损,管腔内透声差 周边腺体回声正常 乳腺良性肿瘤 纤维腺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 叶状肿瘤 错构瘤 脂肪瘤 血管瘤 纤维腺瘤 好发于18-40岁,20-25岁最常见 无明显症状 单个/多个;单侧/双侧;生长缓慢 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度大 与月经周期关系不大 病因 与雌激素刺激有关 妊娠可使病变迅速增大 病理 有完整的纤维性包膜,早期可不明显,质地韧有弹性 按镜下增生比例不同,分腺瘤、腺纤维瘤、纤维腺瘤3种(人为分型) 腺上皮较多时色棕红,质软 纤维组织较多者呈灰白色,半透明,质硬 超声表现 一般表现 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少数呈分叶状或扁平状;边界清,有包膜;低回声,有侧壁声影。CDFI:小肿块内无血流信号,较大者内有稀疏血流,少数内血流丰富 特殊表现 少数肿块内可出现粗颗粒状或团块状钙化;巨纤维腺瘤体积巨大,内可有出血坏死 导管内乳头状瘤 良性肿瘤,6%-8%可恶变 单发/多发,单发者见于乳腺大导管内,即开口至壶腹部以下1cm,多发者见于中、小乳管内,称乳头状瘤病 多见于30-50岁中年女性 病因 雌激素的过度刺激 病理 大导管内乳头状瘤,单发,约0.5-1cm,突入导管腔内,质脆易出血。瘤体处导管扩张,内有浅黄或血性粘液。 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呈白色半透明小粒状,无蒂,附着于导管壁上,大小数量不等,质韧,不易出血。该型易伴发导管上皮增生,Ca变风险高。 临床表现 乳头溢液/肿块,部分患者仅有乳头溢液,呈红色、淡黄色或无色,触诊(-) 超声表现 病变多位于大导管内,表现为导管扩张伴管腔内实性肿块 扩张的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