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全).ppt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2. 安全图标 灭火器使用 泡沫灭火器: 木材 棉布 二氧化碳灭火器: 图书档案 贵重设备(不留痕) 干粉灭火器:一般火灾 油气燃火 课堂小结 物质的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爆炸与防爆安全 * * * * 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战舰为什么会失火呢? 【火灾之谜???】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室温下存放的 蜡烛会燃烧吗? 火柴可燃吗? 小石块呢? 分析与推断 观察 对比试验 点燃后呢? 用烧杯倒罩 住呢? 在空气中,已点燃 的蜡烛能维持燃烧吗? 不燃烧 持续燃烧 持续燃烧 火焰慢慢熄灭 燃烧需要 可燃物 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需要空气或氧气 火柴可燃 小石块不可燃 着火点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一、物质燃烧条件: 1. 可燃物 2. 接触氧气或空气 3. 温度达到着火点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氧 气 可 燃 物 火三角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 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 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 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 的条件是 、 。 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 与氧气充分接触 【经典战役回顾】 (活动与探究):为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现按以下实验步骤设计如右下图所示 的实验,请你参与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00℃ (一)实验步骤: 1、在烧杯内注入一定量开水,并往其中 投入一小块白磷B。 2、在薄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块已用滤纸吸取表面水的白磷A,再将铜片放在烧杯上方。 友情提示 ①增大氧气的浓度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 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下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 是: 。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为充分 【体验收获】 燃烧反应的特征可归纳为: 镁条的燃烧 观察到的现象 事例 通常情况下:发光、发热,氧化反应 铁在氧气中的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发光、放热、产生白烟 硫在空气中的燃烧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热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 氧化反应分类 缓慢氧化: 燃烧: 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 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自燃: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草料竟然是“纵火犯”! 草料堆放太多、太久,由于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热量不断聚积,导致草料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从而进行自发燃烧。这种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被称为“自燃”。 谁是“纵火犯”呢? 当火灾发生时,无处逃生的人们最希望什么? 温度达到着火点 1. 可燃物 2. 接触氧气或空气 3. 温度达到着火点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氧 气 可 燃 物 火三角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 2、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隔绝氧气(或空气) 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实例,请分别说说依据什么原理? 拓宽视野: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 分析: 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用嘴吹会使产生的热量随空气的流动而散失,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 在煤炉中燃料多,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扇风不会使煤炉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扇风时又使空气流通,补充了氧气,所以会越扇越旺。 1、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空间急速燃烧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和热所发生的现象。 四:爆炸 1、鞭炮 2、轮胎 3、气球 4、炸弹 5、煤气罐 - - - - - -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上限:只着不炸 下限:不着不炸 燃气类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化学实验说课.ppt
- 2017化学必修1第2章-第3节-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ppt
- 2017化学必修1第3章-第1节-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ppt
- 2017妊娠合并糖尿病--妇产科护士培训.ppt
- 2017届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1课时-细胞生活的环境1.ppt
- 2017届化学-高考一轮复习-第2章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 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计算.ppt
- 2017届高三化学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第1部分专题1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 2017届高三化学总复习题型突破之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 2017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综合计算.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