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1.2 杜甫诗三首 课件(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前五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中有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找出来试作分析。 重点突破 提示 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有:“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怒号”与“卷”字紧密相承,形象地描摹出高天长空呼啸而来的狂风的凶猛,顷刻间就把屋上的茅草席卷而去的情景,“飞”“渡”“洒”“挂罥”“飘转”又形象地描写出茅草随狂风迅速飞动,被吹得满山遍野、四处飞扬的情景。总之这些动词一方面渲染了风力之大,另一方面也烘托出诗人眼望着自己苦心经营的草堂遭到破坏而无力挽救的焦急心情。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兵车行》开头六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描绘出来。 提示 诗人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儿女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暗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提示 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此景正暗示着诗人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情景交融,古人常通过写景来寄托或暗示感情,或者通过渲染景物烘托感情,甚至以景物描写作为思想感情的某种象征。例如杜甫的“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诗人又老又病,像岸边的一棵羸弱的细草,像大江中的一叶孤舟,诗人将自己的孤苦、寂寞、悽怆的心情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 情景交融 试分析《旅夜书怀》三、四句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提示 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写景可谓雄浑阔大,历来为人称道。但这正好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旅夜书怀》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 尾联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抒情: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名句赏析 赏析 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使节奏富有变化,铿锵有力;“安得”“呜呼”“何时”等带有强烈感叹语气的词语和句式,加之以“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安如山”“突兀”“亦足”等等表现阔大意境和愉悦情感的词语又迸发出诗人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一场暴风雨袭击了诗人的茅屋,也触动了他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秋风、秋雨的威力,贫困、流离失所的生活,都没能击垮作者。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嗟叹,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宁苦自身以利他人的高尚情操。 (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赏析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男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3)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赏析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感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赏析 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诗人“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