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全国高考北京卷立体几何题解法探究与反思.doc

对年全国高考北京卷立体几何题解法探究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年全国高考北京卷立体几何题解法探究与反思

对2008年全国高考北京卷立体几何题的解法探究与反思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孙世林 看了2008年全国高考北京卷理(文)第16题眼前一亮,其低起点使每个考生都易于下手,其难点处考查知识面之宽足能让学生找到十几种解法,而要完整地解好此题,对能力要求之高也足以让学生深感立体几何的魅力所在。 A C B P 题目:如图,在三棱锥中,, ,,. (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的大小; (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本题是立体几何的一道常规题,难度不大,主要考察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棱锥等基础知识,考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重点考查一个定理(三垂线定理)、一种关系(线面的垂直)、一个角(二面角)。通过阅卷,我们不难发现题虽然简单,但令不少考生耗时费力,考生得分情况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缺少空间想象能力,位置关系的论证思路不清晰,不明确二面角的含义,不能正确地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还有计算上的不准确。现将本题的解法和及对考生解题情况反思如下: 1.对第一问的解法探究 A C B D P 解法一:取中点,连结. , . , . , 平面. 平面, . 解法二:,, . 又, . , 平面. 平面, . 解法三: , 平面. 平面, . 解法四: 由解法二或解法三能证出: 根据三垂线定理得: 反思:线线垂直,是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基础,在空间线面位置关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解法一、解法二、解法三体现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即:线线线面;解法四印证了三垂线定理在证明线线垂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纵观考生的解题过程,发现部分考生首先空间概念没建立起来,再有不能将已知进行加工、整合、运用,还有平面几何知识如: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不能恰当的运用。 2.对第二问的解法探究 解法一:,, A C B E P . 又, . 又,即,且, 平面. 取中点.连结. ,. 是在平面内的射影, .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 . 二面角的大小为. 解法二:在第一问中已求出 取中点,连接,则 又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 . 二面角的大小为. 解法三:“利用面积射影定理”(此处要对面积射影定理进行证明) 由解法一有是的射影。 由已知 所求二面角为: A C B P z x y H E 解法四:由(1)有平面 如图,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设. , ,. 取中点,连结. ,, ,.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 . 二面角的大小为. 解法五:由(1)有平面 如图,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设向量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向量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由(1)有 设 又 反思:二面角是立体几何所考察的“三种角”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角,它内容丰富、难度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是历届高考的重中之重;纵观考生的解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的运用不熟练不准确,如没能通过且得到从而证出平面;(2)不能准确作出二面的平面角;(3)运算错误等。 3.第三问解法探究 解法一:A C B D P H 由(Ⅰ)知平面, 平面平面. 过作,垂足为. 平面平面, 平面. 的长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由(Ⅰ)知,又,且, 平面. 平面, . 在中,,, . .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解法二:由(1)有, 在平面内的射影为正的中心,且的长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A C B D P H 由(1)有 由勾股定理 解法三:利用等体积法 由(1)有又 又,, 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A C B P z x y H E 解法四:同(2)解法四,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点的坐标为. .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解法五:如(2)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反思:点到平面的距离是立体几何所有距离问题中的重点,是线面垂直的重要应用,也是求简单几何体体积所必须的关键量,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此类问题的难点是确定点在平面内射影的位置,考生正是这一点没有突破,归纳起来确定点射影的位置有如下方法:(1)利用射影定理直接确定射影的位置,如:三角形所在平面外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该点在平面内的射影为三角形的外心;(2)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3)利用 “等积法”。

文档评论(0)

ipad0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