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制 [病机气血津液脏腑无邪]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制 [病机气血津液脏腑无邪]课件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失常 一、精的失常(精虚) 概念:精虚,即精气亏虚,主要是指精不足和功能低下而产生 的病 理变化。 精虚当责之于脾、肾,以肾精亏虚为首要。 主要表现: 1、 肾精不足:生长发育不良、生殖功能减退、智力体力下降等 儿童:囟门迟闭,骨软齿迟,生长发育迟缓; 男女性生殖异常;早衰; 老年脑髓空虚,智力减退,骨质疏松等症状 。 2、水谷之精不足: 面黄无华,肌肉瘦削,头昏目眩, 疲倦乏力等虚弱状态。 3、五脏六腑之精不足 肾精亏虚和水谷之精不足皆可导致 临床表现随病变所在之脏腑而异。 二、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气虚 气不足,导致功能减退. 2 气机失调 气运动失常 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一)气虚 概念:指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抗病能力 减弱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 1 生化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先天精气来源匮乏 2 后天失养: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 3 消耗太多:劳倦内伤,慢性疾病损耗等 临床表现:常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 汗,面色 白,舌淡,脉虚等症状。 气虚病变种类: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或气的不同分类、生理功能,其临床表现亦各有区别。 气虚结局:无论何种气虚最终将导致元气亏虚, 而元气亏虚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气虚。 气虚继发病变:精虚、血虚、津亏、血瘀、痰饮、水肿或精、血、津液失于固摄而流失等。 (二)气机失调 概念:指气升降出入运动失于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种类: 气滞 气的运动障碍 气逆和气陷 升降失常 气闭和气脱 出入失常 气滞 概念:是指气的流通障碍,郁滞不畅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1 、 情志抑郁不畅,或痰湿、食积、瘀血、邪郁等阻滞 2 、 因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 性质: 气滞一般属于邪实为患,但亦有因气虚推动无力而滞者。 临床表现特点 闷、胀、痛。 易发脏腑:以肺、肝、脾胃为多见 肺气壅滞------胸闷,咳喘 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胁肋、乳房或少腹胀痛 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发展趋势: 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 。 气逆 概念:指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主要以脏腑之气上逆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失宜,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者。 常见脏腑:肺、胃和肝等脏腑。 肺气上逆-----咳逆上气。 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呃逆。 肝气上逆------头痛头胀,面红目赤,烦躁易怒 , 咯血吐血,甚则血郁清窍而致昏厥。 性质: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逆者。 气陷 概念: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主要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 陷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 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 病理表现: 1 上气不足 多由脾不升清,上部水谷精微之气不足,头目失养 所引起,临床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 2 中气下陷 多由脾气虚损,升举不及,气机趋下,无力维系内脏,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 。 气陷性质:虚 多在气虚基础上形成,故常伴有气虚表现。 气闭 概念:指气机闭阻,气不外达,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 厥的病理变化。 形成原因: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疼痛等因素 闭塞气机,使气的外出突然严重受阻,而闭塞清 窍,神失所主所致。 种类: 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 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 痰闭气道之痰厥 剧痛所致的痛厥 临床表现: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多可自行缓 解,亦有因气不复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