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八3《打破隔离的坚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专题八3《打破隔离的坚冰》

一、 19C末20C初世界文学的现实性共融性 一、世界的文学 一、世界的文学 一、世界的文学 一、世界的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评语: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这段评语赞扬了泰戈尔的作品的哪些特点? 泰戈尔散文诗欣赏: 云朵对我说:“我这就消散。” 黑夜对我说:“我这就投入火红的朝霞。” 痛苦对我说:“我保持深深的沉默,如同他 的脚步。” 生命对我说:“我在完美中死亡。” 大地对我说:“我的光芒每时每刻亲吻着你 的思想。” 爱情对我说:“时光流逝,但我等着你。” 死亡对我说:“我驾驶着你的生命之舟穿越 大海。” 一、世界的文学 三、立体派绘画 二、立体派绘画 * * * * * * 罗曼·罗兰 德莱塞 海明威 泰戈尔 高尔基 川端康成 德彪西 勋伯格 毕加索 专题八 19世纪起来的文学艺术 三 打破隔离的坚冰 1、背景: (1)经济: (2)政治: 第二、三次科技革命 两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文化的隔离渐打破;重大社会事件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思维…… 2、欧美文学:★★ 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2)法国: 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20世纪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代表: 地位: (1)英国: 萧伯纳《苹果车》 (2)美国 2、欧美文学: 德莱塞、海明威 代表: 德莱塞 (19C末幽默): (20C初现实): 代表: 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 (2)美国: 2、欧美文学: 《老人与海》 海明威 《太阳照旧升起》 《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美国文学史上黄金时代 “冰山原则”? 反战情绪 代表: 地位: 1941年,海明威在韶关与第七战区司令部将领合影。右一为海明威,右二为其夫人玛莎,右三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 重大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精神生活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击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 无论谁死了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我,也为你 ——邓恩(《丧钟为谁而鸣》扉页引用) 2、欧美文学:★★ (3)俄国: 高尔基 代表: 地位: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母亲》 《海燕》 自传三部曲 无产阶级的战斗檄文与战歌 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 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和革命文学的导师,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 A.高尔基发表于1906年的浪漫主义小说 B.刻画了以工人巴威尔·符拉索夫和他的母亲彼拉盖娅·尼洛夫娜为代表的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C.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被公认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关于右图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3、亚洲文学:★★ ①印度: 《吉檀迦利》《戈拉》 泰戈尔(浪漫主义精神) 代表: 地位: 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特点:P154 (2)主要代表: 3、亚洲文学:★★ ②中国: 鲁迅 《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 《阿Q正传》(本意?) 代表: 地位: ③日本: 川端康成 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亚洲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1968年。 诺贝尔文学奖评语:“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 泰戈尔和川端康成的作品都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说明了什么问题? 工业革命进一步链接了世界文明,东西方文化共融共生(文化的隔离被打破),东方文化得到世界承认。 如何认识文化的隔离被打破(或称文化的共融共生) 结合文本对《母亲》和《阿Q正传》的评价,说明文化的共融共生。 高尔基的《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之作,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描绘出了“沉默的国人的魂灵”,是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 参考答案: 少年的毕加索 毕加索在克利希大街的居所 中年毕加索 童年的毕加索 老年的毕加索 二、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共融性 德彪西 勋伯格 斯特拉文斯基 印象主义(朦胧) 表现主义(内部自我) 新古典主义(简约自然) 牧、夜、月 乐、小、华 春、浪 1、画派特点:(P157) 2、代表人物: 西班牙毕加索 ⑴“蓝色时期” “粉红色时期” 以夸张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支离破碎表达苦闷和失落 《拿烟斗的男孩》1亿416万美元 一个盲人的早餐 “蓝色时期” “粉红色时期” 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 ⑵“黑人时期” 立体主义 第一幅绘画 * * *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