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课件制作——20091061125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大海、蓝天、白云、山地、岩石、植物组成了衣服美丽的风景画,也是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的缩写。 1、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哪些内在联系? 2、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有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惊醒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 ①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②表现: 陆地环境各要表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 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③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三个特性: 内在联系性 空间组合性 动态演变性 ⒈内在联系性——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在其运动中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影响其它要素,某一部分影响其它部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自然环境整体性。 ⒉空间组合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内部各自然地理要素和组成部分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呈现特定的空间结构,是内在联系性在空间上的反映。 ⒊动态演变性——自然地理环境外部能量、物质的输入具有可变性和阶段性,同时所有的自然地理要素都有自身发展的特点,以致使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永远处在不断的发展演化过程中,是内在联系性在时间上的反映。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试以秘鲁渔场的形成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请你说说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增高时,将产生哪些连 锁反应? 3)、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带来灾难,而且还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还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你能否列举身边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暖,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①、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吹东北信风,南半球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形成赤道洋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翻,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 ②、当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减弱,甚至变为西风时,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遍及整个中、东以及太平洋海域,表面水温正距平高达3℃以上,海温的强烈上升造成水中浮游生物大量减少,秘鲁的渔业生产受到打击,同时造成厄瓜多尔等赤道太平洋地区发生洪涝或干旱灾害。 因厄尔尼诺年导致气候异常而受害最重的地区就是太平洋和环太平洋地区。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试以秘鲁渔场的形成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答案: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请你说说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增高时,将产生哪些连 锁反应? 答案: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亚洲地理环境 距今2000多万年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下强烈隆起,改变了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的轮廓,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气候,使东亚和南亚成为全球最强盛的季风气候区。高温和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成为全球生物种类最丰富、生物产量最高、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的地区之一。同时,高原隆起还使中亚和西亚成为“干旱核心”;沙漠和戈壁连绵,草原和黄土横亘外围,深林和湿地只局限于沿海地区。复杂的地域分异为生物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止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导致中亚、西亚干旱区的细小粉尘随冬季风向东运输,逐渐沉积,形成黄土高原。黄土土质松散,利于耕作,但极易受流水冲蚀。流经该区域的黄河,含沙量、输沙量均为世界之最。泥沙随流水流动,渐渐淤积,导致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造成严重水患;更细的泥沙则注入渤海,导致河口向海延伸。由此可见,上述种种自然过程,彼此间连成一根长链,其间发生着物质、能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