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融资优序背后虚拟资本依赖和其利用.doc

异常融资优序背后虚拟资本依赖和其利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异常融资优序背后虚拟资本依赖和其利用

异常融资优序背后虚拟资本依赖和其利用   摘要:通过对虚拟资本有效利用问题的分析研究,旨在用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说明金融资本的作用机理,促其更好发挥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结合社会福利与经济效率的视角为企业合理融资提出建议。 关键词:优序融资 虚拟资本 成因 建议 一、研究背景 资本结构问题是经济学领域中最为复杂而又重要的部分。企业的资本结构由融资结构决定,企业的融资结构能够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市场价值、治理结构等方面,可见企业的融资方式、融资次序对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性。 西方学者在对现代企业融资行为进行分析时,借助博弈思维产生了现代融资理论——优序融资。该理论放宽MM理论完全信息的假定,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的存在,认为权益融资会传递企业经营的负面信息,而且外部融资要多支付各种成本,因而企业最优融资应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这种克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逆向选择行为的融资政策的安排,在资本市场相对完善的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但大量学者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为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内部融资。黄少安、张岗(2001)通过统计描述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并针对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李翔等(2002)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顺序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部融资。刘星,魏锋等在对Myers融资优序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采用大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融资情况。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融资顺序首选股权融资,其次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内部融资。盛明泉和李昊(2010)以1998年至2006年53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修正的S-M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检验了优序融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解释力。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时首选股权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选择内部融资,这一结论与优序融资理论刚好相反。 二、从融资方式作用机理角度看融资优序 (一)内外部融资方式作用机理本质 企业融资方式有很多种类,从资金来源角度划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大类。从逻辑上讲,企业融资是一个随经济的发展由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再内源融资交替变迁的过程。 内源融资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这一融资方式与《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资本的积累是通过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实现的,而原始积累也正是企业内源融资带来的。在内源融资过程中,就是货币资本在发挥购买劳动力这种生息资本的作用,并取得了资本形式上的货币的相对价值地位。企业用投资—收益分析结果来衡量发展总体态势,并调整产业资本中货币形式,生产形式,商品形式所占有货币量的比例关系,追求规模效益。由此看出,这一阶段包含的价值形成,才是对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因素,也是发达国家企业向内源融资方式这一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性体现。 外源融资是企业在一定方式向自身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的过程,是现代资本融通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企业为实现资本大规模转移和承诺,刺激了信用工具的需求增长,有价证券成为银行资本组成的重要一部分。这种证券具有双重身份,一是作为所有权证书的资本价值;二是企业中实际已经投入或将投入的资本。但是证券资本仅存在于后一种形式中,从本质上看,无论什么价值形式都不改变它所实现的剩余价值,作为一种所有权形式的存在只能是一种虚拟资本的价值符号,而实际以商品形式的存在才具有价值实体。这次剩余价值的分割,正是金融资本在对产业资本或商业资本占有价值量的抽离,金融资本在活动中的这一隐蔽性也成为经济长期运行的隐患,这是转移代价终将被支付的开端。 (二)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作用机理本质 虚拟资本的形成大多是发生在外援融资的阶段,它包含的两个部分(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在融资形式上存在差异,使得虚拟资本发挥的效用不同,也势必影响到转移代价的程度。间接融资是更具复杂性和影响力的一种融资形式,从信息掌握,交易成本和风险控制力三个方面将其与直接融资对比,发现其明显优势,但在虚拟资本渗透和作用的同时,间接性使得其风险程度被不断削弱分散,使得经济再度回归动态平衡。而直接融资中的不确定性就比较严重,这会使得金融资本的隐蔽性不断扩大,隐患不易发现更不容易得到合理控制或根除。解释了我国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 企业在进一步细化的融资形式选择上集中为股权和债权两类。从筹资者角度来看: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较之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其综合成本更低,公司股东的利润增加,即再次产生“杠杆效应”。在债务融资中,公司原有的管理结构基本不受影响而在股权融资条件下,公司的管理结构发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