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全球化趋势下中外合拍片矛盾
探究全球化趋势下中外合拍片矛盾 作者简介:刘丽(1988-),女,四川自贡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理论。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合拍”在影视圈中已不是一个新词,但是中国电影界正面临着内部缺乏创意、外部文化侵入的危机时刻,电影人需要正确看待和利用合拍片。本文希望通过讨论中外合拍片所隐含的矛盾,找到一条适合合拍片走的正确出路。
关键词:全球化 合拍片 文化输出
1.合拍片与全球化
合拍片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地区)的制作单位共同合作拍摄的影片,发行时通常有两个或多个语言的版本[1]。合拍片有对外(境外国家和地区)合拍片和国内合拍片两种形式,比如中国就有内陆和香港合作摄制的合拍片,本文只取前者来讨论。据1994年7月5日的广播电影电视部令第14号,合拍的形式主要包括联合摄制、协助摄制、委托摄制,长故事片则主要是前两种方式,分别对应的是双方共同投资和外方投资两种大致形式。
不少学者认为“合拍片”是当下华语电影或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英国学者阿伯克龙比在谈论电视传播的全球化趋势的时候就说到:“在所有的媒体形式中,最突出地表现全球化意识的是电视。电视在有些方面的范围和影响真正是有了国际性。[2]”推而广之到电影领域也是如此。
中国的合拍片在国家的支持下走势正强。2012年就有《事出有姻》《传-奇》等3D合拍片;而前些年的《功夫之王》、《木乃伊3》、《黄石的孩子》、《功夫梦》等等也都是合拍片的典型例子。甚至中国的第一部长故事片《难夫难妻》严格来说也是一部合拍片[3]。
合拍片的好处不言自明,合拍吸引全球电影人才,广泛采用最发达电影技术[4],帮助中国电影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中国电影的成长;其次,国际化的视野带来了丰富的题材,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展示中国风采;合拍片拥有双重“国籍”,在合作两国都享受“国民待遇”,在资金和评奖方面都占一定优势,比如王小帅导演的中法合拍片《我十一》就因为中法两国签订的合拍片框架协议而享受到了协议规定的优惠。
尽管合拍片被业界看好,但是不少合拍片并没有太大的新意。有些电影纯粹是为了合拍而合拍,毫无可取之处;有的电影拿他人钱财,自己出低价劳力,唯一的好处是有可能在技术、经验上学习到一些经验;最可称道的应该是双赢的合拍片。这三类无外乎是本土化和全球化的一场博弈。
阿伯克龙比认为,在当今媒体环境更加复杂的情况下,西方媒体统治地位已经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参与和媒体产品的频繁交流[5]。的确,合拍片中双方的力量会互相牵制,尽管其中还藏有许多根本性的矛盾,需要我们一一解决。
2.中外合拍片蕴藏的矛盾
2.1 利益与名誉之矛盾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一部中外合拍片(假设只有两方合作)合作的双方如果目标相同,相信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但是,这一点也许很难做到。
国外合作者不少是为了吸取所谓的东方元素,主要考虑回收的效益,但是中国的导演作为一部影片的灵魂制作人物,追求的是作品的魅力,他们希望作品不仅仅要叫座,还要叫好,但是往往不得其道。2008年吴宇森执导的合拍片《赤壁》就是一个例子,尽管票房直指一亿美元,还获得了15项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但是由于其为了两面周全而胡编乱造,在观众当中的反响并不是很好。
商业片的利益和导演的名誉在短时间之类真的很难融合。
2.2 政策制度的矛盾
中国专门为中外合拍片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包括立项程序、申请程序等等,在政策上也给予一定的放宽,但是合拍片还是会在政策上遇到阻碍。比如为了迎合大陆政策的失去“港味”香港内陆合拍片。
也有做得好的导演,比如彭浩翔。他在导演了《春娇与志明》之后认为既要保留港味,也可以在内地审查制度下把影片拍得很好玩,关键看你怎么做[6]。面对这个问题,呼唤分级制的声音向来没有断过,但是要知道分级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还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文化、人情和意识形态,要出台谈何容易。
2.3 文化输出与输入的矛盾
中外合拍片尽管是合作,但里面还是存在着两国之间软实力的较量。王中磊就曾坦率表示说中国的电影根本就没有文化的输出。其实中国有很多值得输出的文化资源,只是我们都不懂得表达,是一头未苏醒的大象。
美国就很善于文化输出,他们的输出方式主要有政府部门实施的政治文化输出、教育文化输以及大众文化输出[7],那么中国呢?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文化实力相对来说还比较弱,文化自觉意识还不够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竞争时代,如果原地不动就等于倒退,就等于坐等他国文化侵入我国。因此我们要尽量输出有效的文化,保持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换的平衡。
2.4 其他矛盾
在中外合拍片的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像语言的矛盾、身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