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实务.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讲:工商管理教研室 高级经济师 钟凯 主讲:工商管理教研室 高级经济师 钟凯 主讲:工商管理教研室 高级经济师 钟凯 主讲:工商管理教研室 高级经济师 钟凯 主讲:工商管理教研室 高级经济师 钟凯 主讲:工商管理教研室 高级经济师 钟凯 41 外来人员安全教育记录表 42 班级安全活动记录表 43 班级安全活动计划表 44 年度培训教育档案 45 员工安全教育档案 46 安全教育记录总表 47 安全教育签到表 48 高空作业审批表 49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50 临时动火作业许可证 51 临时接线用电申报表 52 破土动工作业许可证 53 承包商评价记录表 54 承包商施工场所安全检查表 55 承包商资格审查表 56 供应商选择评价记录表 57 主要供应商(主要原材料供应)名录 58 变更项目审批表 59 有害因素作业人员名册 60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标识牌 61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记录表 62 职业卫生个体防护用品台账 63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账 64 职业性体检记录表 65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标准表 66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实施情况记录表 67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68 事故台账 69 各种事故登记表 70 工伤事故报告表 71 应急防护救护器材台账 72 检查与绩效考核表 73 车间每周安全检查项目表 74 年度安全检查表 75 安全检查台账 76 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 77 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反馈单 78 车间、部门安全检查月报表 79 班组安全活动计划表 80 安全教育签到表 ? 第六节 工伤事故典型案例流程回放 本律师代理了张某与陕西某建筑劳务公司之间的劳动工伤事故赔偿纠纷一案,最近结案。总共四个程序: 1、工伤认定, 2、劳动能力鉴定, 3、劳动仲裁, 4、申请强制执行 案情概况: 张某系陕西某建筑劳务公司木工,2007年底工作期间手被锯伤,后被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为:左食指创伤性指截断等。单位支付了所有医疗费。张某于2008年2月申请工伤认定被认定为工伤。经过西安市劳动能力仲裁委员会鉴定为8级伤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停工留薪期为4个月。后提出仲裁申请,经过西安市劳动能力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了工伤待遇,共计10万余元。裁决生效后,张某申请强制执行,经过听证程序等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张某获得了工伤待遇。    执行程序前,陕西某建筑劳动公司一直躲避,直到执行程序中才露面。所以本律师在代理过程中遇到很多麻烦,但在本律师的努力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 工伤认定  案情回放: 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工伤职工张某的证据材料中劳动关系和工伤过程证据都不是很充足。但单位经电话传唤拒不签收举证通知也不针对张某申请提出异议。经查单位办公地属于租赁,实际已经搬迁但未变更登记。所以也无法邮寄和直接送达。因此,工伤认定机构想以证据不足,无法送达举证通知为由退回张某的申请。 (一)问题: 1、无劳动合同,无明确的劳动关系证明,证据材料不充分,是否可以受理?    2、单位拒不签收举证通知,工伤认定机构无法送达举证通知,怎么办?  (二)本律师处理意见: 1、工伤认定职工提交证据材料,工伤认定机构只适合做形式审查,而不是实质审查。只要形式完备即应该受理。 2、单位拒绝举证,举证通知无法正常送达,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公告送达等方式。 (三)工伤认定机构的最终做法:   1、 未退回申请,经办人同意报领导研究后,经与本律师协商,通过工伤发生地发包人转送方式送达。工伤认定机构认为工伤认定程序法律并未规定公告送达,而且认定有60天期限限制,所以变通以转送的方式送达。   2、 工伤认定通知最终认定为工伤,理由为单位未在举证期限内举证。  (四)本律师质疑及法律意见:    工伤职工单位故意不领取举证通知,也并未给建设单位(发包人)工地负责人出具书面授权委托书,工伤认定机构直接将举证通知送达给工地负责人转送工伤职工单位,程序是否合法?答:目前工伤认定程序中的送达方式法律并无明文规定,工伤认定机构作为行政机构按照行政程序处理有关送达事宜虽然没有明确依据,但也不能说是违法。建议有关立法部门完善送达程序,未有明确依据钱可参照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比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