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安全之动向-台日科技资讯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讯安全之动向-台日科技资讯网

資訊安全之動向 2008年7月18日 中央大學理工學部 產業技術總和研究所資訊安全研究中心 今井秀樹 對IT社會造成威脅的動向 ‧從犯罪中得到快感演變成經濟違法行為(商務模 型的確立) ‧攻撃的組織化、高度化 ‧攻撃手法的大衆化 ‧攻撃手法的多樣化(標的型攻撃等) ‧威脅的潛在化(惡意軟體Malware等) ‧寬頻的普及 ‧系統的黑盒子化 ‧資訊分享的發展 ‧安全對策、安全意識付之闕如 2 IPA:2007年的10大威脅 第1名 逐漸升高的「誘導型」攻撃之威脅 第2名 鎖定網站為攻擊目標的普遍化 第3名 習以為常的資料外洩 第4名 越來越巧妙的標的型攻撃 第5名 再也無法信賴的正規網站 第6名 難以檢測到的攻擊型軟體Bot、隱藏的電腦病毒 第7名 從搜尋引擎誘導至惡意軟體傳輸網站 第8名 日本國內製品品質脆弱情況頻頻發生 第9名 有增無減的垃圾郵件 第10名 內建式產品品質低劣的情況增加 http://www.ipa.go.jp/security/vuln10threats.html 3 何謂資訊安全? ‧所謂的資訊安全,指的是擁有正當權力的個人 或組織能夠依照自己的意圖來控制資訊系統。 • 所謂的資訊安全,指的是將蓄意的、組織性的 犯罪行為或非法行為、大規模災害等導致的風 險降到最低。 ‧機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 性(availability) 的整合概念 4 資訊安全的條件 ‧機密性 : 維持資訊之存取依照規定進行,其餘 情況皆無法存取之狀態。也稱為保密性、隱匿 性。 ‧完整性 :維持資訊與儲存該資訊之資訊系統正 確而安全、沒有被偽造或竄改之狀態,也稱為 一貫性。 ‧可用性 :需要系統時,維持能適時以規定之方 法進行利用之狀態。 ‧鑑別性(authenticity: 責任歸屬明確),包含可歸 責性(accountability),不可否認性(non- repudiation)等。 5 可靠性(Dependability) ‧能夠提供適切且可信賴之服務 ‧服務優良且值得信賴,能讓人類與社會安 心依靠之資訊系統屬性 –可用性、完整性、可信度(reliability: 持續正 常的服務)、安全性(safety: 不造成使用者或 環境等嚴重破壞的事態)、可修護性 (maintainability: 系統容易修復、改良)是重要 的條件 6 資訊安全與可靠性 ‧資訊安全與可靠性都是以實現資訊以及資訊系統 的安全為目的。 ‧資訊安全原是以蓄意的犯罪行為或非法行為為主 要對象,而可靠性則是以非蓄意之過失或偶發性 故障為主。也就是說,原本資訊安全是以非機率 性的事件為主,而可靠性是以機率性的事件為 主。 ‧但是,有時候在資訊安全的範圍中,也必須處理 利用人為過失或偶發性故障來進行的攻擊行為; 在可靠性的範圍內,如果不多加考慮,可用性與 可靠度也就更難達到,所以兩者必須加以整合。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