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诗词鉴赏方法举要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诗词鉴赏方法举要课件

第二章诗词鉴赏方法举要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叶嘉莹说:研究古典诗词如果拘泥于中国传统的鉴赏方法,不引进西方文艺理论,则势必落入陈旧的套套,毫无新鲜之感(见《光明日报》1988年8月21日第二版) 一、传统鉴赏方法举要 (一)、披文入情,深识鉴奥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基本方法是“披文以入情”,并力求“深识鉴奥”。 其途径是“六观”: “一观位体”(看什么体裁) “二观置辞”(看怎样运用语盲) “三观通变”(看怎样继承与创新) “四观奇正”(看方法上有哪些奇巧与平正) “五观事义”(看用典情况) “六观宫商”(看语言音韵是否和谐) 一是“披文”,一是“入情”: “披文”即就作品本身出发,这就有可能排除脱离作品、“先入为主”的主观主义。 “入情”即对作品行充分的体验,其基本内容即今天所说的再现作品的艺术情景。 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实践论》) (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孟子·万章(上)》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诗经·云汉》 “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以意逆志”即以作品的基本意思去推求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意逆志”法另一种理解: 赵岐《孟于注疏》认为“以意逆志”应是“以已之意逆诗人之志”。 朱熹也持同说,认为“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孟子集注》) “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章学诚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文史通义·文德》) 唐代姚合编撰《极玄集》,于名家名下附有小传,《四库全书总目》谓“总集之兼具小传,实自此始。” 王国维说:“谱也者,所以论古人之世也,笺也者,所以逆古人之志也。” “以意逆志”着重指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志 “知人论世”着重指了解与作品有关的作者生平经历与时代环境。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王相注《千家诗》将此当咏春游之作鉴赏,谓“当春之时,风光景物,焕然一新。东风荡漾,拂面而来,百花开放,万紫千红,皆是春光点染而成也。” 《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三)、熟读、深思、妙悟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东坡《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沈德潜:“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味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说诗晬语》) 清代贺贻孙云:“李杜诗,韩柳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才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朗诵至十百过,口领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至自少至老,诵之下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诗筏》) 杜甫《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一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好 第二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典型的春雨 第三联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尾联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色 《春夜喜雨》不仅是写一场“知时节”的好雨,更具有深刻的寓意,象征一种温和细致、默默无闻的高尚品格。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听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看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外忽传收蓟北 破题。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一下子冲开了感情的闸门。 初闻涕泪满衣裳 表现突然传来消息的一霎那之间所激起的感情的波涛。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唐·杜甫《喜达行在所》 颠沛流离多少年,因为战乱未平,忽然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就是回头看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白首”点出了人已到了老年。 “青春”现在时间正是“青春”的时候,鸟语花香的季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一联诗,包括了四个地名“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用流水对的形式,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