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女性文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时期女性文学

新时期小说之---女性文学 你将格外不幸,因为你是女人. ---张洁《方舟》 女性主义 源起:18世纪启蒙时代思想家 《女权的辩护》 第一波女性主义:19世纪末 男女平等,政治平等,公民权, 第二波:20世纪六十年代末至70年代初 消除两性差别 女性主义研究成果:译介及著作 谭正壁:《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上海光明书局)后改名为《中国女性文学史话》。 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女性主义的经典论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弗吉尼亚·伍尔芙:《妇女与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 989年英国女学者玛丽·伊格尔顿编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张京媛编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李小江的《夏娃的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 孙绍先的《女性主义文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文学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上溯到秋瑾) 女性文学的内涵:不同看法 *写女性的 *女性写的 *女性直接书写自己作为女性的生命存在与生命体验的作品 女性文学的两个向度 *以女性感受、女性视角为基点的对世界的介入,打破男性的垄断; *挖掘超出男性理解惯性和期待视野的女性经验,实现对男性世界的叛离,以构造出具自身完整性的女性经验。 新时期女性文学 85’前:戴厚英,张洁,谌容,张辛欣等 八十年代中后期:王安忆,铁凝,残雪,,方方,迟子建,徐小斌,毕淑敏等 九十年代后:陈染,林白,海男,徐坤等 写作主体: 1五六十年代已成名或已届中年,但文革后才活跃于文坛的作家 2知青一群 3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作家 张 洁 女,1937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无字》(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祖母绿》(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森林里来的孩子》(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是我国第一个荣获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三项国家大奖的作家。另有短篇小说集《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篇小说集《方舟》、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等 。 曾获1989年度意大利马拉帕蒂国际文学奖。1992年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 《爱,是不能忘记的》 小说以感伤的笔调描写女作家钟雨和一位有妻室的老干部刻骨铭心地相爱,他们只能把爱情埋在心底,并相约彼此忘记;而钟雨则把笔记本当作他的替身,在上面写着:“爱,是不能忘记的”。钟雨和老干部呆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24小时,却爱得刻骨铭心,为了另一个人的幸福,“一生连手都没有拉过”,钟雨无怨无悔地走过苦恋的一生,希冀着在天国与他相逢。) 《方舟》--转向 小说描写三个中学时代的同窗好友,人到中年又各自离开丈夫相聚在一个住宅的单元里。她们如同乘住在一叶方舟上,经受着生活海洋里风浪的拍击和颠簸。 无论钟雨,还是荆华、梁倩、柳泉,都是新时期小说中较早出现的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她们有清醒而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有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并且对自己的力量非常自信,要求在家庭和社会上更彻底地独立,希望干成一番事业在社会上大有作为。 她们都不堪忍受无爱的婚姻家庭的桎梏,反对无爱的婚姻,敢于跨越世俗的樊篱,不惜付出沉重的代价以维护女性的人格和尊严,新女性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她们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年轻时学马克思主义,说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家庭,是不是很对?愿意就在一起,不愿就分开,子女也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有时想,如果我现在二三十岁,会做什么?也许是个同性恋,也许买个精子,做精子母亲……人是非常矛盾的综合体。要是年轻我还可以做多少事啊,不是羡慕别人年轻没有皱纹,而是羡慕他们还能有很多选择。 如果一个女人一定要守望,等待,由此导致的失望和绝望,难道不是自食其果么?。。。换一个角度,一个女人不坐在窗前守望,而是考虑飞出去猎取一些什么,她将体验许多爱情,许多人生,她也许是平和的, 至于我本人,不认为婚姻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两个人一天到晚在一起烦不烦,会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就像交朋友,最佳状态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当然,相爱的人在一起,会享受快乐时光,也许同居更好一些,这种话说出来会不会被当作教唆犯? 对男性形象的解构 情 德 力 胆 女性自我意识的变迁 五四 三四十年代 建国后 新时期 家庭与事业/爱情与自我的矛盾 张辛欣 《我在哪儿错过了你》 《在同一地平线上》 谌容 《人到中年》:陆文婷,中年知识分子问题,现代女性的社会职责与传统女性的家庭职责使得她心力交瘁。 《人到中年》 1.典型人物: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