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上市公司的分析报告
从初露锋芒到行业龙头,夏新缔造了中国国产手机的一个神话,鼎盛时期更是大刀阔斧地扩展业务领域,开拓海外市场,大有与世界知名手机品牌一拼高下的态势,却在近几年接连遭遇滑铁卢,销售业绩直线下降,连续巨额亏损,难逃被ST的命运。究竟是行业大环境作祟还是夏新内部管理出了问题?走下神坛的夏新电子又将何去何从?本文从分析公司发展史和经济形势开始,通过对公司内部以及外部竞争对手的财务分析,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目 录
PartⅠ 公司简介 …………………………………………………………………………… 3
一.发展历程
二.公司主业
三.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PartⅡ 经济分析 …………………………………………………………………………… 4
一.经济政策的变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二.国家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PartⅢ 公司分析 …………………………………………………………………………… 9
一.财务报表结构分析
二.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PartⅣ 行业分析…………………………………………………………………………… 24
一.所处行业和竞争对手的选择
二.中国手机行业分析
三.国产手机现状分析
四.国产手机发展前景
五.竞争对手比较分析
PartⅤ 结论和建议 ……………………………………………………………………… 34
PartⅠ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1996年3月,经厦门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厦体改(1996)080号文批准,厦新电子有限公司在对其主要经营性资产进行改组的基础上,与中国电子租赁有限公司,厦门电子仪器厂,厦门电子器材公司,成都广播电视设备(集团)公司,中国电子国际经济贸易公司共同发起筹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7年2月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同意设立厦门厦新电子有限公司。
1997年4月24日,以向社会公众募股方式设立,并在上证交易所挂牌上市。
1997年5月23日,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8800万元;
1999年度实施配股及送转增股后注册资本已变更为35820万元;
2003年度实施每10股送2股方案后注册资本增至42984万元;
2003年7月25日更名为 “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由“厦新电子”变更为“夏新电子”。
(二) 公司主业
夏新的经营范围包括:(1)声像电子产品及其他机械电子产品开发,制造
(2)房地产开发与经营(3)批发零售建筑材料,百货,五金交电,包装材料,电子元器件(4)出口本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进口本企业生产所需的生产技术,设备,原辅材料及备品备件,经主管部门批准,承接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业务(5)通讯类电子产品的开发制造(6)办公室自动化产品的开发制造。
其中夏新以研发、生产、销售移动通信终端产品为主营业务,同时确立了以3C(Communication通讯, Consumer Electronics 消费电子,Computer计算机)产业融合为核心的相关多元化战略,并已完成3C产业布局。除主营产品手机以外,夏新液晶电视产品坚持走精品路线,在国内的中高端市场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上广受好评。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夏新依托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创了以ODM设计制造为主的独特业务模式。在技术研发方面,夏新拥有一支1200人的研发队伍,在厦门、上海、南京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在国内销售方面,夏新在全国拥有30家销售分公司,300多个办事处;在海外推广方面,夏新已在美国、新加坡等地设立分公司,为全球著名的运营商提供2.5G和3G手机的定制生产服务,以务实和注重自有品牌海外拓展为主要特色逐步实施国际化战略。
2005年下半年,夏新与三星电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结成液晶电视产业联盟互相分享液晶电视研究成果,更好的整合液晶产业价值链。
2008开始,电脑、电视今后公司都将不再自主研发,仅仅做些OEM,公司以移动通信产品为绝对主业。
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年份
销售收入
净利润
资产负债比例(%)
ROE(%)
EPS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
2001
988,261,206
-78,249,478
73.99
-16.8
-0.2
0.16
2002
4,486,696,049
606,938,466
64.36
93.28
1.69
2.71
2003
6,817,138,908
614,246,637
64.05
52.22
1.43
1.17
2004
5,054,540,848
10,526,346
68.09
0.77
0.04
-1.54
2005
4,809,283,414
-658,050,491
83.41
-69.5
-1.53
0.36
2006
5,513,012,997
24,2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