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讲座:2012年高中考总复习策略1
辽宁省2012年高考备考复习与课堂教学;我们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理科高考生物大纲”----备考复习的依据
高考生物试题----备考复习的导向
目标正确、计划周密、策略对路和方法得当----高效复习的保证
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毅力和行为习惯----复习质量的决定因素;新课程考试大纲分析;生物科学素养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如下:;新课程考试大纲分析;新课程考试大纲分析;⒋科学方法列入能力考查的范畴;新课程考试大纲分析;对考生备考复习的要求;对考生备考复习的要求;⒊备考复习的重点
——放在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
——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即知识、方法和能力是复习重点;2010年新课程高考试题分析;2011年新课程高考试题分析;2010、2011年新课程高考试题分析;以实验为背景的题目较多;2010年新课程高考试题分析;复习??对策略;高三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理解能力;细胞形态结构多样性,举例分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建立“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能够将这个观点用于分析新问题。;细胞的大小:让学生学以致用;相关文章:;课例2:线粒体;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关于线粒体的功能:让学生推断线粒体的功能。;通过探究性问题,推断线粒体的功能。;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思考分析
整理原有知识使之系统化
利用原有知识使之转化为推理能力
科学推理
得出结论;该教学过程的特点:;欢迎探讨:;实验探究能力----深化教材实验,增强探究性;常见教学模式的弊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背景: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
196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三位遗传学家,他们是德尔布吕克、卢里亚和赫尔希,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病毒的复制机制和基本结构”
荣誉首先应归功于德尔布吕克,是他把噬菌体的研究从含糊的经验知识变成了一门精确的科学。
德尔布吕克、卢里亚和赫尔希三人为“噬菌体学派”的创始人
;在学生感觉津津有味时提出问题:;演绎推理;研究遇到了难题!;德尔布吕克解决了这个难题;继续思考,一定不要代替学生!;让学生预测实验结果;关于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放射性检测问题
(1)仅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侵染细菌后搅拌离心,实验结果为离心管下层放射性较强,说明噬菌体的DNA已经进入细菌体内了。而上层的上清液中也有较弱的放射性,应该怎么解释?
(2)仅用35S标记噬菌体外壳,侵染细菌后搅拌离心,实验结果为离心管上层放射性较强,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而下层沉淀物中也有较弱放射性,应该如何解释?;实验的深化,训练学生的对实验结果的反思能力;德尔布吕克的人格魅力可以影响到了解他的任何人,他热爱科学研究,真诚而毫不保留地分享研究成果,以博大的胸怀善待每一个与之合作的科学家。德尔布吕克和他麾下的一大批科学家们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研究由经典遗传学阶段进入到分子遗传学阶段,而德尔布吕克、卢里亚和赫尔希也因此获得了196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噬菌体研究人员由原先的两三人发展到最盛时期来自37个国内外机构和大学的数百人之多。德尔布吕克严谨的科学态度、献身科学的精神、杰出地组织和团结能力,对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德尔布吕克通过噬菌体研究培养了整整一代的分子生物学家,仅是其中后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就有一大批,众所周知的沃森也是噬菌体小组成员。
1966年,在德尔布吕克60寿辰之际,加州理工学院出版了一本纪念文集:《噬菌体和分子生物学的开端》,充分肯定了德尔布吕克在学术组织方面的重大贡献。;因为实验并不是学生亲自动手,仅仅是学生通过思考设计的一个实验方案罢了。尽管我们通过问题设计尽量让学生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去思考实验过程,但由于没有亲身实践,仍属于较浅层次的理解与认识。如此,就需要学生深入研究实验过程,寻找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深入思考实验的每个步骤的目的与原因,以及该步骤的注意事项,必须从一个操作者的角度去思考才能有所收获,从而解决问题。 ;《资料型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发表在《生物学教学》2004年11期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几个疑难问题解答》发表在《生物学通报》2008年第2期上。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分析与教学建议》发表在《生物学通报》2010年第9期上。
欢迎一起探讨(我的邮箱:lbj5282@163.com);课例: DNA分子的复制”;科学家提出来的三种模型;梅赛尔—斯特尔的DNA复制实验 ;1958年Herbert Taylar用3H标记蚕豆(2N=12)根尖细胞的DNA,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证实了真核生物的DNA复制也符合半保留模型。每条染色体含有一条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讲解课件.pptx VIP
- 《高手之路 Lightroom系统教程》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x VIP
- 北京交通大学《无线通信基础》ppt课件 06章 信道编码.pptx VIP
-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课件全套 项目1--7 餐饮概述---餐饮服务质量管理.pdf
- 170页-【可信数据空间】医保可信数据空间设计方案.pdf
- 高手之路:Lightroom系统教程.pptx VIP
- 饮料制作工考试试题.pdf VIP
- 2025唱游音乐三年级上册湘艺版《北京的金山上》课件.pptx
-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2.ppt VIP
- 金先生和他的写作课——《写作这回事》读书笔记.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