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田乡土文化的鲜明标志 ——谈谈我对两处古迹的理解和感悟 什么是乡土文化?说得通俗些,乡土文化就是本乡本土的文化,是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辈创造而出、积淀而成的文化。这种文化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所有乡土文化都是无价之宝,值得我们精心保护,深入研究,薪火相传。 与其他地域的乡土文化相比,玉田县的乡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集中反映在两处古迹之中,一处是麻山顶上的古人种玉处,另一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觉寺。在我看来,这两处古迹凝聚着太多的历史信息,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折射着玉田先民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是玉田县区域文化的鲜明标志。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对这两处古迹的理解和感悟,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处古迹:麻山顶上的“古人种玉处” 先请大家看几张照片演示。这几张照片,特别是3张古碑照片,传递给我们的是苍桑感,凝重感,多少还有一点神秘感。照片上这座低矮的山头叫作麻山,它的海拔只有105米。但是,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麻山的“仙”在哪里?就在这统老态龙钟、疮痍满目的古碑上。这统古碑的正面铭刻着五个大字:“古人种玉处”。几百年来,它像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风雨不误、孜孜不倦地讲述着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这段传说就是阳伯雍种石得玉的传说。下面,按照我的理解,把这段传说讲给在座的各位。 1、阳伯雍种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 洛阳有个名叫阳伯雍的小伙子,他原来的职业是在集市贸易中充当中介,也就是“侩卖”。他是个大孝子,对父母特别孝顺。父母亲死后,他把父母的遗体埋葬在无终山上,又在墓旁搭了间屋子,为父母守墓。无终山下有条崎岖不平的道路,来往行人往往口渴难耐。阳伯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辞辛苦,每天提来清水,做成稀饭菜汤之类——统称义浆,供过路人饮用,一分钱也不收取。过路人喝了他的义浆,就像喝下雨露甘霖一样,解除了痛苦,振奋了精神,说了不少感谢话,然后继续赶路。就这样,阳伯雍坚持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三年之后的一天,一位过路人喝了阳伯雍的义浆,送给他一斗石子,并且嘱咐他:“你寻找一块既高且平又杂有石块的好地,把这些石子种上,可以生出白玉来。”听说阳伯雍还没娶媳妇,他又说:“你不必着急,将来一定能娶上漂亮而又贤慧的媳妇!”说完这些话,那人就飘然而去,踪迹全无。阳伯雍按照那人的嘱咐,选了块好地把石子种下去。这块好地在哪儿?就在麻山顶上。那里比较高,比较平,又有石块裸露。此后几年内,阳伯雍经常到种下石子的地方察看。一天清晨,他又一次登上麻山。哇噻!种下石子的地方长出了一对对美丽的白玉!看到这一奇迹,阳伯雍又惊又喜。但他心里想,这些玉石圣洁无比,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轻易触动它们。 过了一段时间,一位过路人向阳伯雍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城里有位姓徐的人家,是个豪门大户,他家有位小姐,品行特别好,又很俊俏,很多官宦人家的子弟都去求婚,结果怎么样呢?进去时挺胸抬头,出来后蔫头搭脑,一个个都以失败告终。阳伯雍听了这一信息怦然心动,他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位过路人说过的一句话:“你一定能娶一位既漂亮又贤慧的媳妇”,难道这位徐小姐就是我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得到徐家试一试。 第二天上午,阳伯雍就来到徐家。徐家的当家人——姑且称他为徐员外吧,见到阳伯雍,问他来干什么,阳伯雍郑重其事地回答:“我是来求婚的”。徐员外把他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通,又好气又好笑,心想,求婚的人我见得多了,不够一个连也够一个加强排,哪有像你这样寒酸的?你没有骑着高头大马,没有穿着绫罗绸缎,没有长着细皮嫩肉,就想娶走我闺女?你是不是有点变态呀!于是故意耍笑他:“小伙子,你要娶我女儿并不难,只要献上一对白玉,这事儿就可以搞定!”各位要问,徐员外为什么跟阳伯雍要一对白玉?因为那个时代,白玉价值连城,比金子贵重得多。他琢磨着,像阳伯雍这样的穷小子,怎么可能有白玉可献?让他献上两个白玉米棒子还差不多。 听徐员外说只要一双白玉,阳伯雍心里偷着乐,他想:你老跟我要轿车、要别墅我没钱给你老买;你老跟我要白玉,那可撞到我的枪口上了,我们家多着呢。他什么话也不说,出门就一溜小跑,到麻山顶上抱起五对白玉,一口气送到徐家。徐员外看了,惊讶万分,那神态就跟《追捕》里的横录净二差不多。他怎么也没曾想到,这位衣着寒酸、长相一般的小伙子竟能一下子捧来这么多白玉!他没话可说,当即答应了阳伯雍的求婚。阳伯雍听了,那心情可以用一个最古老、最深奥的词汇来概括:给力!此后不久,他就跟徐小姐喜结良缘。 后来呢?后来这段故事传到天子的耳朵里,他也觉得挺新奇,就封阳伯雍为大夫。于是,阳伯雍在种玉处四角竖起大石柱,石柱高达一丈,中间那块地就叫“玉田”。 大家都知道,阳伯雍种玉的故事最早出自晋代干宝编著的《搜神记》。我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