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启示
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启示 【摘 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源,道家教育思想是古代教育思想的渊源之一。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其丰富的教育思想时至今日依然闪烁着睿智之光。其中“自然无为”“不言之教”“贵师”“贵柔”等教育思想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借鉴,这对我们汲取古代教育智慧,转变教育观念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老子 教育思想 家庭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26-03
离开了民族文化之根的教育,是空中楼阁。家庭教育是家庭的重要功能,中国的家庭教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拥有最优秀的教师,最了不起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西方教育理论席卷而来,在不少人忽视中国自身的教育成就和教育长处、盲目效仿西方教育的今日;在各式各样的家庭教育讲座、名目繁多的“育儿经典”把家长们弄得手足无措的今日,我们有必要,更应该去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传统,静心体悟中国古老的教育智慧,否则,我们的教育将会在千古悔恨之中迷失。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教育思想是古代教育思想的渊源之一,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崇尚自然,提倡思辨,其丰富的教育思想时至今日依然闪烁着睿智之光,亦能给现代家庭教育诸多的启示。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因王朝政乱,西出函谷关,应关令尹的要求,写下《道德经》五千余言,此后便不知所终。① 《道德经》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有深刻的启示。
一 自然无为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精髓,老子对“道”的描述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以下只注明章节)。道是一种充满着无限生机的生命力量,是万物的本原,是事物变化的动力。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第一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老子所说的“道”,是天然的、是一种人生理想的寄托。同时,对于人在宇宙中的价值,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四种最大的东西中,人是其中之一。天地由道生,人由天地生,按照天地规律办事,天地按照道德规律运行,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万物都要按自己的本性自然生长,人也如此,倘若对人的发展强加了外界干预,会违背了生命特性。由此,老子是把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作为最高的追求。只有尊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才能真正让生命价值得到升华。任何不合理的人化过程,都是一种破坏。因此,“道”的规律就是自然无为的法则,人的生命价值是在遵循“道”的规律中不断被体现出来的,追求生命的自然价值是老子哲学的宗旨,这是老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也要道法自然,提倡自然无为。“无为”也是一种“为”,就是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本性。但目前很多家长不顾孩子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对孩子期望过多、过高,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还处于幼儿时期,就让孩子学习各种技能特长;另外,不少家长在孩子正常的学校教育之外,又给孩子请家教,额外布置大量作业,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孩子身心俱疲。这种过高、过多、过早、过急的教育方式时间久了会让孩子的学习兴趣大减,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种违背自然法则的家庭教育造成了与身心发展规律的相背离,结果往往导致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教育是为了促进个体的发展,“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受到现代文明压抑和异化的过程,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文明的合理压抑和异化,但现实情况是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额外压抑,人被异化为某种机器,从而丧失了人的本性。”② 因此,家庭教育要依据孩子的本性和身心特点给予合理的引导,“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让孩子有自由探索和选择的权利,给孩子适当的自由空间,家长不要过多限制、干涉;要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和引导,保护好孩子的天赋。如果急功近利,强加干涉,只会对孩子的个体发展造成破坏,欲速则不达。
家庭教育要自然无为,另一方面是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循序渐进。老子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跑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而每一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父母要能从容冷静的思考。如果家长盲目攀比、操之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版(孙有中2024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6 My sweet home Period1 Welcome to my home优质课比赛课件.ppt VIP
- 城市遥感知识学习.ppt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工程机械租赁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VIP
- 中药临方炮制的现状及进展.pdf
- 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110-4-2008.pdf VIP
- 水处理生物过程.ppt VIP
- 克莱门特w3000用户手册(中文版).pdf VIP
- 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规定.pdf VIP
- 毕业设计-电动叉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