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南矿业xx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模板).docVIP

新西南矿业xx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模板).doc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西南矿业xx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模板)

目 录 目 录 1 第一章 总 则 3 第二章 矿井概况 3 第一节 井田范围及开拓方式 3 第二节 矿井地质、瓦斯、水文概况 3 第三节 矿井通风系统 4 第四节 矿井抽放系统概况 4 第五节 矿井排水能力 4 第三章 可能发生主要灾害事故的原因 5 第一节 可能发生瓦斯积聚和爆炸的原因 5 第二节 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 5 第三节 可能发生水灾事故的原因 6 第四节 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 6 第五节 可能发生粉尘事故的原因 7 第六节 可能发生其它灾害事故的原因 8 第四章 可能发生主要灾害事故的地点 8 第一节 可能发生瓦斯事故的地点 8 第二节 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 9 第三节 可能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 9 第四节 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地点 9 第五节 可能发生其它灾害事故的地点 9 第五章 可能发生几种主要灾害事故的预兆 9 第一节 煤与瓦斯突出预兆 9 第二节 突水预兆 10 第三节 冒顶预兆 11 第六章 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灾害事故预防中的职责和任务 11 第七章 预防各种灾害事故的措施 18 第一节 预防瓦斯事故的措施 18 第二节 预防煤尘事故的安全措施 22 第三节 预防火灾事故的安全措施 23 第四节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安全措施 24 第五节 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 26 第六节 预防顶板事故的安全措施 27 第七节 预防运输事故的措施 29 第八节 预防安装事故的措施 30 第九节 预防雷电措施及停送电措施 30 第八章 处理重大灾害事故的组织措施 31 第一节 矿成立救灾指挥部 31 第二节 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单位和人员 31 第三节 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 31 第九章 矿井遇到灾害时,灾区人员撤离灾区以及自救措施 33 第一节 灾区人员撤离及避灾路线 33 第二节 发生水灾时自救措施及避灾路线 35 第三节 发生顶板事故的自救措施 37 第十章 矿井灾害事故处理计划 37 第一节 瓦斯爆炸(燃烧)事故的处理计划 37 第二节 火灾事故处理计划 38 第三节 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处理计划 39 第四节 水灾事故的处理计划 39 第五节 冒顶事故的处理计划 40 第六节 运输事故的处理计划 40 第十一章 矿井重大灾害应变措施 41 第一节 全矿突然停电 41 第二节 主要通风机因故突然停止运转的应变措施 42 第十二章 计划的贯彻和执行要求 43 第十三章 处理重大灾害事故必须具备资料 43 第一节 有关处理各种事故的技术资料说明 43 第二节 事故处理的相关技术资料(附后) 44 第一章 总 则 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障煤矿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提高矿山的抗灾能力,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的规定,由矿总工程师组织了矿通风部、调度室、生技部、机电部、供应部、综合部等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编制了我矿2009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以下筒称《计划》)。主要内容有:(1)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事故预兆及预防措施;(2)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组织灾区人员自救和安全撤离及处理措施。通过贯彻落实本《计划》,达到防止事故发生及事故发生时,有效地控制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受灾害威胁人员的目的,确保矿井2009年度实现安全生产。本《计划》还明确规定了各有关业务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在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的职责和任务,希望各单位及有关人员组织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章 矿井概况 第一节 井田范围及开拓方式 该井田位于黔西县南部。矿区有乡村公路相通,经由大关、绿化公路到达黔西县。距黔西县城公路里程34km,西距羊场乡3km。至黔西后与贵毕高等级公路相接,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1)。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放炮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第二节 矿井地质、瓦斯、水文概况 一、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 (一)地 层 该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下三叠统夜郎组(T1y)、上二叠统长兴组(P3c)、上二叠统龙潭组(P3l)、中二叠统茅口组(P2m)及第四系地层(Q)。现由新至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Q):黄~土褐色坡、残积粘土、亚粘土及碎石。主要分布于地势低凹及平坦处,厚0~10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下三叠统 夜郎组(T1y):底为薄层灰白色粘土岩,含高岭土,风化后呈白色,为长兴组与夜郎组分层标志。下部为灰黄、黄褐色钙质粘土岩;中部为浅灰、灰色薄层至巨厚层灰岩,致密性脆、具蠕虫状构造,岩溶发育;上部为紫红、褐黄色钙质粘土岩,岩石呈球状风化。厚度约445m。未见顶。与下伏上二叠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