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物联网概述
第2章 物联网概述 2.1物联网的概念 2.2物联网的技术 2.3物联网发展史 2.1物联网的概念 2.1.1物联网定义 1.一般定义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2.中国定义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2.1物联网的概念 3.欧盟定义 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委员会信息和社会媒体司RFID部门负责人Lorent Ferderix博士给出了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成未来互联网。 2.1物联网的概念 2.1.2物联网本质 1.各界对物联网本质的认识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是未来互联网的一部分,能够被定义为基于标准和交互通信协议的具有自配置能力的动态全球网络设施,在物联网内物理和虚拟的‘物件’具有身份、物理属性、拟人化等特征,它们能够被一个综合的信息网络所连接。” 2.1物联网的概念 2. 物联网还是“网” 有学者认为,物联网的关键不在“物”,而在“网”,实际上,早在物联网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前。网络就已经将触角伸到了“物”的层面。如交通警察通过摄像头对车辆进行监控,通过雷达对行驶中的车辆进行车速的测量等。然而,这些都是互联网范畴之内的一些具体应用。 物联网,实际上指的是在网络的范围之内,可以实现人对人、人对物以及物对物的互联互通。 2.1物联网的概念 3.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 物联网并不是互联网的翻版,也不是互联网的一个接口,而是互联网的一种延伸。物联网的精髓,远远不仅是对物实现联接和操控,物联网通过技术手段的扩张,赋与网络新的含义,实现人与物之间的相融与互动,甚至是交流与沟通。 4. 物联网,本质上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深度信息化 物联网不是全新的内容,它只不过是信息化推进到某一阶段而已,在这个阶段里,很多特征比此前的信息化更加显著、更加深入。 2.1物联网的概念 2.1.3物联网与互联网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 (1)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 (2)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 (3)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 2.2物联网的技术 2.2.1物联网的技术学派 1. 三层论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2. 四层论 也有学者认为,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看,可大体分成四层,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 2.2.2物联网关键技术 1.关键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2.2物联网的技术 2.支撑技术 (1)RFID: (2)传感网 (3)M2M (4)两化融合 3.技术发展 (1)初级阶段。已存在的各行业基于其行业数据交换和传输标准的连网监测监控,两化融合[1]等MAI应用系统。 (2)中级阶段。在物联网理念推动下,基于局部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实现的跨行业、跨业务综合管理大集成系统,包括一些基于SaaS模式和“私有云”的M2M营运系统。 (3)高级阶段。基于物联网统一数据标准,SOA,Web Service,云计算虚拟服务的on Demand系统,最终实现基于“共有云”的广泛物联网。 2.2物联网的技术 2.2.3物联网应用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已经安装了约5000个射频识别系统,实际年销售额约为9.64亿美元,但主要用于宠物与野生动物跟踪、公路和停车收费等有限的领域,而事实上,RFID有望大展身手的领域远远不止这些。现在,已经有为数不少的企业试验性地将其运用到一些新的领域。 2.3物联网发展史 2.3.1物联网发展史 1990年,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苯乙烯储罐工艺设计.pdf
- 人与动物的关系.ppt
- 5.1认识大数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必修1.docx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玩家国度ROG STRIX B550-A GAMING 主板 ROG STRIX B550-A GAMING 简体中文版使用手册.pdf
- 液化气供气合同范本.docx
- 驾驶服务外包投标方案(技术标)323页.docx VIP
- 速食id8乐事包的正确打开姿势含进阶篇.pdf
- 2024年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应县广益华府电视专题片大纲讲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