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中心疝诊断与治疗
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中心疝的诊断与治疗 江苏昆山三院 脑外科 病史介绍 2011.10.17 患者,男性,44岁,甘肃人,因“头昏、头痛三天伴呕吐数次”入院,患者于三天前醉酒后出现头昏、头痛,当时无昏迷,有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无四肢抽搐、二便失禁等情况,外伤史不详,未予处理,今日觉头昏、头痛加剧,即来本院急诊就诊,行头颅CT检查提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左颞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求进一步诊治,急诊收入脑外科住院治疗。病程中,患者神志尚清楚,能回忆当时情况,食欲差,二便正常。 入院检查 入院查体: T 36.5℃ P 56次/分 R 18次/分 BP162/95mmHg 神志尚清,精神软,GCS13分,双瞳孔等大等园,直径约3mm,光反应灵敏。耳鼻腔未见渗血、渗液,未见异常分泌物。颈软,无抵抗,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活动可,病理征未引出。 入院诊断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1,双侧额叶脑挫裂伤 2,左颞部硬膜下血肿 3,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 2011.10.17 CT 病情进展 2011.10.18 患者逐渐出现意识模糊,GCS10分。复查头颅CT示颅内血肿占位效应明显,有脑中心疝表现,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头颅CT检查结果,有明确手术指征,告知患者家属现患者病情危重,需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其表示理解,同意手术。急诊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2011.10.18 CT 2011.10.18 CT 补充诊断:脑中心疝 中心疝:幕上占位病变压迫脑中线结构,颅脑损伤中因额叶或顶叶脑挫裂伤伴(或不伴)脑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双侧对称性额颞顶叶挫裂伤伴(或不伴)硬膜下血肿等占位病变以及继发性脑水肿压迫脑中线结构,包括丘脑、基底节、三脑室、丘脑下部、上部脑干等并使之向下移位,造成以上组织损害,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生命体征的变化及间脑、中脑、桥脑,最后出现延髓损害的症状。 分为:间脑期、中脑—桥脑上部期、桥脑—延髓上部期、延髓期。 间脑期是治疗效果好坏的分水岭。 手术指征 1、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如头痛进行性加重、呕吐频繁、烦躁、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减少等。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损害,如由清醒转为嗜睡或昏迷、双瞳孔缩小、肢体肌张力增高等。 2.成人硬膜外血肿30ml,有脑受压症状者。 3.脑挫裂伤灶50ml或脑挫裂伤灶合并脑内血肿50ml。 4.脑挫裂伤灶伴(或不伴)脑内50ml但水肿严重,造成侧脑室受压变小,特别额角受压变平,第三脑室受压变窄或消失,鞍上池、环池轻度受压或正常。 5.广泛脑挫裂伤或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通过脱水等药物治疗后颅内压25mmHg(需颅内压监护仪),脑灌注压65mmHg,需外科手术治疗。 6、意识水平较入院前下降2分。 手术方式: 双额叶病变采用冠状切口或双侧翼点入路、以单侧额叶病变为主的,采用重点入路、轻侧额叶入路。 双侧对称性额颞顶叶挫裂伤伴(或不伴)硬膜下血肿及弥漫性脑肿胀者采用双额颞顶或双额入路,额正中留骨桥备日后颅骨修补。清除血肿和失活脑挫裂伤组织,彻底止血,硬膜做减张缝合,视术中情况保留或去骨瓣减压。 也有学者主张不留骨桥,大脑镰切开等术式。 术后处理 2011.10.19 术后转ICU监护治疗 入科查体:T:35.5 ℃ P:112 次/分 R:18 次/分 Bp:133/95 mmHg SP02 100% 浅昏迷状态,GCS:7分,自主呼吸平稳,经口气管插管在位(吸氧中),头部敷料干燥,骨窗压力不高,硬膜外负压引流管一根通畅在位,引流出少量血性液体。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左侧=2.5:3.5mm,对光反射迟钝,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坦,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可,无移动性浊音,刺激四肢有活动,左侧肌力稍差,肌张力偏高,病理征未引出。 入科后予中心监护、吸氧、亚低温治疗、抗感染、止血、预防应激性溃疡、补液支持等治疗,予镇静、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IPPV模式,f16次/分,FiO2:40%,PEEP:5cmH2O),人机协调。行气管切开、人工冬眠合剂镇静、维持电解质平稳、抗癫痫等治疗。 气管切开指征:考虑患者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昏迷,虽有自主呼吸,但咳嗽反射弱,为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脑组织供氧、便于吸痰防治肺部感染以及配合后续的冬眠亚低温治疗(肌松),尽早行气管切开代替插管。 冬眠亚低温对重症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33-35℃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颅脑伤患者死亡率,降低脑组织氧耗,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减轻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同时可让患者平稳度过烦躁期。(半导体降温毯+肌松冬眠合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