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机械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
谈机械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
【摘 要】在机械教学工作中,存在毕业生进入生产岗位后不能较好的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在实际工作中,进而产生了“学不学都一样”、“工作了,再学习也不迟”的想法。作者剖析了上述思想产生原因:从事工作用不上所学专业;不具备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寻找了其解决办法: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学;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
【关键词】机械;教学;理论联系实践
职业技术教育是使学者获得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职业技术教育特别强调技术能力的培养,而技术能力的培养绝非从课堂上知识的讲授和灌输能获得的,它一定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或模拟条件下的实际操作中进行训练和培养。知识学习是技能养成的基础,但决不能代替技能训练,熟练的技能一定要在长期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才能获得。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要配以适量的实训课程。特别是在机械教育方面,实际的零件都被抽象化了图形、数字。使学生感觉所学知识与企业生产是“两张皮”,进而产生了“学、做两回事”、“学不学都一样”、“工作了,再学习也不迟”的想法。真是这样吗?
一、“学、做两回事”的背后
根据我10年企业工作经验来看,知识不是没有用,而是不够用,我们所存在的困难是怎样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一切的理论都是为实践所服务的”。如果理论知识脱离了实践,那么它毫无存在意义。产生“知识无用”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
1、没有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
“隔行如隔山”,如果你所从事的工作与你所学的专业毫不相干,那么你所储备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怠尽”。引用哲学当中的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我们所学的知识没有经过“实践”这杆称去检验时,它在脑海中的印象便是“虚无缥缈的”。仅在学习过程中“投影”,而没有在实践过程中“成像”。也许,我们在学习某一知识点的时候掌握透彻,成绩优秀,可如果没有用于生产实践,那么它将永远是“纸上”的理论,“纸上”的知识。从这一点来看,在职业教育中,加大实训力度势在必行。
2、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我们的实际教学不可能就每一种机器、每一种设备,也就是企业生产当中存在每一类现象个体逐一进行讲解。而在众多的现象个体中,它们就某一领域,比如机械方面,电气方面的原理知识又是通用的,学生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也仅仅是通用原理这一块。即便在校实训学习中进行了某一个或某几个实际工作任务的训练。但真正进入生产岗位,针对具体生产任务、生产要求,又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中。这成为摆在技术工作者以及技术工人面前的一道难关,不要小嘘这一“难关”,它有时可能很简单,但有时也会成为一个大障碍。如果不能跨越这一障碍,知识就会被抽象化。
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比如生产当中常见常用的直齿圆柱齿轮,现在我们把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知识点与实用性做一个对比(见表1)。
表1 齿轮轮齿参数的知识点与实用性
齿轮轮齿参数 理论意义 加工时的实际应用
模数m 齿轮的标准参数,有其系列 根据模数调配滚齿机滚刀
分度圆直径D=mz 基本参数,两齿轮啮合时,分度圆相切 加工时测量,作为检测依据之一
齿顶圆直径Da=(z±2)m 能够测量出的齿轮的最大外径 绘制图纸时使用,作为计算依据之一
齿数z 可以直接数出 根据模数调配滚齿机齿轮配合
齿顶高Ha=m齿根高 hf=1.25m Hf-ha=0.25m 两齿啮合时,有齿隙存在,防止齿轮咬死 不用
压力角α=20 标准齿 标准齿
全齿高H=2.25m 不用
齿根圆直径df=(z±2.5)m 不用
齿距p=πm 不用
齿厚 槽宽s=e=πm/2 分度圆上齿厚=槽宽 不用
从上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齿轮的12个主要参数中,有9个参数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它们是齿轮能够正确啮合的重要条件(齿轮准确啮合,平稳传动还有齿廓形状)。在实际加工时齿轮时要用到3个参数:齿数、模数、分度圆直径。企业实际的工作情境是这样的:维修工人将坏损机床拆卸,取出磨损齿轮,拿到技术人员面前,技术人员要根据眼前齿轮复原图纸,进而进行加工。而三个参数(齿数、模数、分度圆直径)中只有齿数能数到,分度圆直径是虚拟的,无法测量,模数要由公式d=m*z求出,一个公式,两个未知量,无解。而实际工作时是由公式Da=(z±2)m倒推求解出的。由于齿轮有磨损,故测量Da值小于实际齿顶圆直径,这就要在国标系列中选取比计算m=Da/(z+2)结果大一些的模数,再代入其他公式,反复推演、测量,直至各尺寸都符合要求。我们在学习齿轮这一章节时,只是学习了齿轮各参数的定义、公式,而各参数的实际意义讲得很少,实际应用更是没有提到。生产中常见、常用的齿轮,教材以及师者以简单的、表面化的公式教授给了学生,学生学到的也只是古板、单调的“纸上”知识。如何将“纸上”的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