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猴硐 猫咪理想国超级萌事
台湾猴硐 猫咪理想国超级萌事 台湾省的猴硐,本来是一座人烟稀少的深山矿村,因为一群流浪猫的扎根,意外成为了闻名世界的“喵星人理想国”——现今,这个小村落不仅被全世界的爱猫人士疯狂追捧,还获得了“世界卖萌圣地”的赞誉;猫在这里是自由的“一等公民”,能享受到最高级别的礼遇……
猴硐是一条位于台湾省新北市瑞芳区的民宅老街。这里本名“猴洞”,因为山后悬崖有一个猿猴栖息的山洞而得名。日本占领时期,当地居民多以挖矿坑为生,挖矿最忌渗水,于是将“洞”改为“硐”,为的是图个吉利。
猴硐曾因煤矿工业的兴起而繁荣了大半个世纪,也随着台湾省煤矿产业的没落而变得空旷萧条。2008年,台湾著名摄影人“猫夫人”的一次意外造访,将猴硐古旧的街道和成群的流浪猫呈现在世人眼前,这组作品在网络上急速升温和走红之后,猴硐被遗忘的命运得到改变。
现在,随着世界各地慕名前来拜访的旅行者越来越多,猴硐成为了台湾的热门旅行目的地和“猫咪摄影天堂”,它甚至被加冕了一个可爱的封号:“猫咪理想国”……
“金生金逝”
矿业重镇兴衰记
许多游人说:“如果不是猫,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知道猴硐”。其实,在老台湾人心目中,现在因猫名声大噪的猴硐,曾经是一个经济地位很高的矿业重镇。
猴硐的发展史,和台湾煤业大亨李建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日本占领台湾时期,猴硐的矿产隶属于“基隆矿炭株式会社”,后来,李建兴受到了日本人的赏识,日本当局便将猴硐的部分煤矿交给他来管理。1934年,李建兴在猴硐成立了瑞三矿业公司,这也是台湾省当时最大的矿业公司之一。
台湾省光复后,迅速发展的工业,使社会各方面对煤矿的需求逐渐增大。这段时间里,猴硐瑞三煤矿的产量占到了全台湾百分之十以上,可够供应全岛火车的燃料,是当时台湾煤矿产能最大的矿场。在极盛时期,猴硐有将近1600名矿工同时作业。直到1990年,台湾的煤矿业开始没落——性价比更高的进口煤严重冲击了本地煤,本地煤矿市场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矿工只能无奈失业……几年后,瑞三矿业公司宣布倒闭,猴硐的兴盛时期也划上了句点。
如今,偌大的选煤场已经沦为废墟,旧时的厂房、机具仍保留在这里,成为无声的历史见证者。“产矿裕国”几个大字还印在选煤厂的外墙上,肯定了瑞三公司当年对台湾经济起飞的贡献。那些矿工生活场景与矿坑遗址也都还在,从充满历史刻度的遗迹中,让人不难感叹当年那“黑金岁月”的繁荣盛况。
人口大量撤离后,有少数矿工和家属继续居住在这个地方。现今的猴硐完全保留着老矿区的风貌,中心街道很窄小,连往来的车辆要错车都十分困难,老旧残破的石头房舍随处可见。清幽静谧的建筑群,在90年代末得到了不少导演的青睐,中国台湾的许多怀旧影视作品都是在此地取景拍摄的。
桥是猴硐的另一个关键词。最出名的桥叫作介寿桥,这座桥横跨在基隆河上,是李建兴为了纪念母亲六十大寿,向当地居民捐建出来的,现在已经成为猴硐的一个重要地标。另外,在矿场中还有多座运煤桥,造型非常古典。如今,它们虽已功成身退,但来到猴硐的摄影爱好者们,总会让这些桥的身影留在自己的镜头里,当地人则感叹:“这些桥老了,但看上去倒颇有几分守护者的味道……”
误打误撞
一碗古早面成就猫村
猴硐车站不远处有两家著名的食店:阿虾古早味面店和大面发古早味面店。这两家拥有几十年历史的小店,每到用餐时间,店里总是坐满了客人。小店主要出售的油面、古早面、猪血汤、贡丸汤、肠子汤等,都是台湾的传统美食,沉淀了几十年记忆的老味道,让人感觉特别有“诚意”。
而这古早面中,还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猴硐之所以能够再次因猫而成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老店美味的古早面——因为那位摄影家“猫夫人”,就是被这碗面吸引过去的。
猫夫人原名简佩玲,是台湾省中山动物医院院长的夫人,她擅长纪实摄影,当时刚刚获得过日本田代猫岛摄影比赛冠军,因为积极撰写博客记录猫的大小事,拥有世界各地的众多“粉丝”。猫夫人喜欢背着相机四处拍猫。在2008年,她听朋友提起猴硐周边有不少自由生活的猫,便亲自驾车前去拍照。不料,初到的那天下着大雨,只有两、三只猫现身,她失望而归。
猫夫人离开时,匆匆在小店里吃了一碗古早面——奔波一天的她,对那碗热气腾腾的面念念不忘,乃至第二次又专程前往吃面——那份“吃货”情怀给了她动力。而这次源于吃的经历,给她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当猫夫人来到猴硐光复里时,撞进了一个猫群的聚居地。她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成片的猫群,气势像十万大军压阵,这情景犹如8级大地震,震得我一动也不动!”
当地居民向她道出了猴硐的猫的来历:这个只住了一两百人的小社区,年轻人大都出外工作了,留守的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最开始,有几位老人会用剩菜喂猫,有的还会特地买鱼给它们加菜。猫在这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