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5学时_
第十六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肝脏的合成功能,黄疸的发生机理和鉴别诊断;蛋白质、胆汁酸和常用血清酶的应用价值及其方法学评价;不同类型肝胆疾病的实验室诊断要点。
熟悉:肝细胞损伤时蛋白质的变化特点;胆汁淤积、肠道病变时的胆汁酸代谢异常;肝功能实验的项目选择与组合原则及其结果评价。
了解:糖和脂类物质在肝细胞损伤时的代谢变化。
每年大约200万急性肝炎病例,其中甲肝50%、乙肝20~25%、丙肝5~10%、戊肝10%
高达60%的大陆地区甲肝抗体阳性率大于80%
乙肝感染者9500万,农村城市,南方北方
丙肝和戊肝的相对高发区,总流行率分别为3.2%和17.2%(7%~46%)
中国肝病现状
目录
返回总目录
物质代谢中枢
分泌
排泄
生物转化
体液平衡
免疫吞噬
第一节 肝脏的生理功能与肝胆疾病代谢异常
肝脏的生理功能
合成与分泌90%以上的血浆蛋白质
转化和分解氨基酸
合成尿素
一、蛋白质代谢变化
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急性时反应蛋白: CER 、 AAT等在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变化
凝血因子:肝损害时,凝血因子II、VII、IX、X 等生成减少,血液凝固性降低,患者呈现出血倾向
2、其他蛋白的变化
原料供应不足:消化吸收障碍、低营养、术中丢失
合成异常:合成亢进或减少
分解亢进:甲亢、糖尿病(DM)、恶性肿瘤、高热
排泄异常或漏出:创伤、出血、体腔/泌尿系统/肠管等异常漏出
血浆蛋白质浓度异常的原因
半衰期长短与合成机制决定了其在急慢性肝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常用的总蛋白、清蛋白主要用于检测慢性肝损害,可反映肝实质的储备功能
蛋白电泳可直观反应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情况,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过筛试验
蛋白质检查的意义
血清蛋白电泳
免疫固定电泳
轻度肝脏损害往往很少出现糖平衡紊乱
严重肝损害时,血糖难以维持正常水平,空腹易出现低血糖,进食后易出现血糖升高并可持续较长时间
半乳糖清除率测定肝血流
二、糖代谢的变化
三、脂类代谢变化
严重肝损害时HDL、LCAT与 LPL合成减少
血浆胆固醇酯含量减少
慢性肝内外胆汁淤积者可出现异常的脂蛋白-X(Lipoprotein-X,LP-X)
酒精性肝损伤时apoA-I的表达增加,HDL特别是HDL3可能升高
返回章目录
机体将非营养物质经氧化、还原、水解或结合等代谢转化,使其极性(或水溶性)增加,易于随尿或胆汁排出。
这种化学处理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Biotransformation)
生物转化的概念
(一)第一相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水解反应
生物转化的反应主要类型
(二)第二相反应
结合反应
反应类型的多样性
解毒与致毒的两重性
生物转化作用的特点
转化反应的连续性
胆红素的来源:
衰老红细胞破坏、降解的血红蛋白(约80%)
无效造血的血红蛋白或血红素
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过氧化物酶等的降解(约20%)
第二节 胆红素代谢及其紊乱
一、胆红素正常代谢
胆红素的生成
部位:肝、脾、骨髓等网状内皮系统
参加反应的酶:加单氧酶、NADPH、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胆绿素还原酶
胆红素生成过程
血红蛋白
血红素
胆绿素
胆红素
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
血液
胆红素
Y,Z蛋白
胆红素-Y,Z蛋白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
胆素原
胆素排泄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胆红素
胆素原
尿
胆素
网状内皮系统
肝
葡萄糖醛酸
胆素原
肠肝循环
肠管
二、胆红素代谢紊乱与黄疸
(一)概 述
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过程发生障碍,使血中胆红素增高。
黄疸(jaundice):血中胆红素增多使皮肤、巩膜、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
黄疸的分类
按原因可分为: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
肝前性黄疸
肝性黄疸
肝后性黄疸
黄疸的分类
按血中升高的胆红素的类型分为:
高未结合胆红素性黄疸
高结合胆红素性黄疸
按肉眼是否可见皮肤粘膜黄染分为:
隐性黄疸(参考范围以上到34.2 µmol/L之间)
显性黄疸(胆红素浓度超过34.2 µmol/L)
循环血液
红细胞
肠道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图16-2 溶血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
溶
血
性
黄
疸
发
生
机
制
循环血液
红细胞
非结合胆红素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肠道
粪胆原
肝
细
胞
性
黄
疸
发
生
机
制
非结合胆红素
单核-巨噬细胞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科学在我们身边_.ppt
- 科学分析方法_.ppt
- 常见意外伤害处理.ppt
- 科技小制作_.pptx
- 秋季腹泻的诊疗与护理_.ppt
- 常见相关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ppt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防控_.ppt
- 科学用眼课件_.ppt
- 常见胆道疾病合并心脏病治疗和护理.ppt
- 常见肾病相关的护理.ppt
- 4.1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课件高二上学期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习题集 .pdf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2.古诗三首 课件(共50张PPT).pptx
- 青海2024行测笔试真题及答案 .pdf
-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27.巨人的花园 课件(共58张PPT).pptx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 树和喜鹊 第1课时 课件(共37张PPT).pptx
-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贵港市平南县2024届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