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及心肺复苏重要性
国际急诊医学联合会理事|国际人道救援医学学会理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王一镗教授曾介绍,心脏、呼吸骤停是临床危重症,由于心脏骤停患者绝大部分(60%-70%)发生在院前,在发生心脏骤停后,需要在2-4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通过胸外按压,直接挤压心脏产生血液流动,并辅以适当的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模型为脑和其它重要器官提供有氧血供。 然而,这一要求仅靠医护人员是很难达到的。目前,我国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至少需要5-10分钟,遇到塞车等交通问题,可能时间更长。由此可见,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最好的处理不是“争分夺秒”地去医院,而是立刻就地抢救。许多濒临死亡的急危重病人是否得以生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目击者卓有成效的及时救护。王一镗遗憾地说,现在大众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率远远低于10%,抢救成功率更远远低于1%。 王一镗指出,心肺复苏模拟人的普及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有一个心态问题。在发生心博骤停的患者身边是“施救”还是“旁观”就是一个心态问题。在救护现场,目击者也许不少,但旁观、不动手帮忙的人居多,一方面是缺乏急救知识不知如何帮忙,另一方面害怕“好心”帮忙反而要“背黑锅”。 在发达国家,现场急救的基本知识如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普及率高达10%,而我国这方面还相当欠缺。我国江苏大学已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大学生急救协会,现有会员已超过139人,经过培训,大学生获得了基本的急救知识。“求救是每个人的权利,而施救亦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理解、信任、诚恳应该在急救现场得以体现。”王一镗说,“只有持这样的心态来看待现场救护,才能让更多人愿意成为‘好心人’”。 美国重症医学科学院院长唐万春教授,语重心长的指出“心肺复苏是患者见上帝的最后一道关了,希望我们把这道关把好!”心搏骤停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而黄金抢救时间只有短短的4分钟,白金的抢救时间也不超过10分钟。按目前国内院前急救医疗的实际情况,既便是在大城市也很难在黄金时间的最后一刻到达。人类在漫长的一生中浪费了很多时间,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抓住这4分钟,每秒钟都比黄金贵呀!这就要求我们居住的住所能在现代化的医疗救助保护之下,同时我们的同事、家人、朋友具有简单、实用、有效的急救技术,才能防患于未然达到真正的社会和谐。 * 2015心肺复苏2015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猝死的诊断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 心音无、大动脉无; 心跳呼吸停止;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心肺复苏的意义 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 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 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43% 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 2.判断病人意识,(注意做到轻拍重唤!)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请求他人拨打电话,与急救医疗救护系统联系。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则先进行1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 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颈动脉,未触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4.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频率至少为100次。 有条件要及早实施体外除颤。 概述 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共同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2010心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既要。 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 此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A-B-C改为C-A-B。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但不包括新生儿。 原有步骤 修改后步骤 A.保持气道通畅。 C.胸部挤压。 B.人工呼吸。 A.保持气道通畅。 C.胸部挤压。 B.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BLS(CAB) ●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