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信技术发展史
电信技术发展史 张加成 2009年4月7日 前言 ——感谢电以及电磁感应现像的发现 “电”是谁发现的?又是谁发扬光大的? 1、电的发现及发展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表明,把任何潮湿物体放在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这一发现直接导致伏特在1800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 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它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它的发电方法就是电池 1831年法拉第发现当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是法拉第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并由此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以后的发电机都是根据同样的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从此人类进入了电器应用时代,各种实用电器开始纷纷涌现。 2、电磁感应现像的发现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发现通电的导线旁磁针会偏转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会有电流产生 ——电磁感应 Ⅰ 通信的基本要素 信源 信道 信宿 简而言之,信源变成可传输的信号后,通过信道(媒介)传输给信宿的过程就叫通信。 Ⅱ 电信技术发展概况 Ⅲ 古代通信 “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候” 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千米长的接力方式传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这是一种由16个信号塔组成的通信系统。信号机由信号员在下边通过绳子和滑轮,操纵支架的不同角度,表示相关的信息 最早传递讯信的办法是什么? 击 鼓 传 声 Ⅳ 现代通信的雏形 ——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并且把这种通信方式称为—Telephone,一直延用至今。 电话发展到中国后,中国人对它最早的叫法是什么? 德律风 ——“电话”是日本人生造的汉语词,用来意译英文的telephone。当初中国人对这个英文词采取了音译,译作“德律风”。在一段时期内,“电话”和“德律风”两种叫法通用。但后来,“德律风”这种叫法终于消失。由于二十世纪初年,一群在日本的绍兴籍留学生曾联名给家乡写回一封长信,其中详细介绍了日本的近代化情形,鲁迅也列名其中。信中说到“电话” 时,特意注释道:“以电器传达言语,中国人译为‘德律风’,不如电话之切。”所以,以后就叫“电话”了。 一、电报的发明 1832年,美国医生杰克逊在大西洋中航行的一艘邮船上,给旅客们讲电磁铁原理,旅客中41岁的美国画家莫尔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信号机体系只能凭视力所及传讯数英里,莫尔斯梦想着用电流传输电磁信号,瞬息之间把消息传送到数千英里之外 ? 如果将电流截止片刻发出火花作为一种信号,电流接通而没有火花作为另一种信号,电流接通时间加长又作为一种信号,这三种信号组合起来,就可以代表全部的字母和数字,文字就可以通过电流在电线中传到远处了。 1837~1838年,莫尔斯又发明了将电流“通”和“断”来编制代表数字和字母的码—莫尔斯码。 1、莫尔斯电码 它是利用“点”、“划”和“间隔”的不同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标点和符号。如果用有电流代表“1”、无电流代表“0”,那么“点”就是1、0,“划”就是1、1、1、0。莫尔斯电码是用一点一划代表A,用一划三点代表B,所以A就是101110,B就是1110101010…… 2、其它的电报发明人 1832年,俄国外交家希林在当时著名物理学家奥斯特电磁感应理论的启发下,制作出了用电流计指针偏转来接收信息的电报机;。 1837年6月,英国人库克获得第一个电报发明专利权,他制作的电报机首先在铁路上获得使用。 “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1844年5月24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莫尔斯亲手操纵着电报机,随着一连串的“点”、“划”信号的发出,远在64公里外的巴尔的摩城收到由“嘀”、“嗒”声组成的世界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装满金子的海草标本 1850年8月28日,第一条海缆由约翰和雅各布?布雷特兄弟俩在法国的格里斯-奈兹海角和英国的李塞兰海角之间的公海里铺设,但是,只拍发了几份电报就中断了。原来,有个打渔人用拖网钩起了一段电缆,并截下一节高兴地向别人夸耀这种稀少的“海草”标本,惊奇地说那里装满了金子。 在我们的大脑印记中,电报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1、嘀嘀哒哒的声音 2、密码本 3、解密 4、战争 …… 3、“电报”存在的问题 电报传送的是符号。发送一份电报,得先将报文译成电码,再用电报机发送出去;在收报一方,要经过相反的过程,即将收到的电码译成报文,然后,送到收报人的手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