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上海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征求意见稿)
2017 年7 月
1 总 则
1.0.1 为适应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需要,做到技术先进、经
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高层建筑。本规程适用的钢-混
凝土混合结构( 以下简称混合结构)是指由钢框架(或支撑钢框架)或钢组合框架与
钢混凝土筒体(或剪力墙)共同工作所构成的结构体系。钢组合框架包括型钢混凝
土柱框架和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而钢组合框架梁一般采用纯钢梁。
1.0.3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必须考虑抗震设计,其设防标准应根据建筑
类别按第1.0.4 条确定。建筑类别按重要性分为下列三类:
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1.0.4 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高于7 度抗震设防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
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并按8 度确定结构抗震措施。
2. 乙类建筑按7 度计算地震作用,按8 度确定结构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按7 度计算地震作用和确定结构抗震措施。
1.0.5 在使用本规程时,对于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钢结构部分和混凝土结构部分
的设计未规定的内容,应符合以下现行标准的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500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1.0.6 本规程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 年。
1
2.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steel-concrete hybrid structure
由钢框架(或支撑钢框架)或钢组合框架与混凝土剪力墙(或混凝土筒体)共同
工作所构成的结构体系。
2.1.2 作用 action
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或分布力,或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
2.1.3 作用效应组合 combination for action effects
结构上的几种作用分别产生的作用效应的随机叠加。
2.1.4 组合构件 composite member
由两种(如钢和混凝土)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工作的构件。
2.1.5 型钢混凝土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由轧制或焊接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的构件。
2.1.6 钢组合框架 composite frame
由钢管混凝土柱或型钢混凝土柱构成的框架
2.1.7 剪力墙 shear wall
由混凝土和钢筋、型钢或钢板组合的以面内受剪、弯为主的结构墙体。
2.1.8 延性消能构件 ductile energy-dissipating member
具有高承载力、高延性、高消能能力的具有承载和消能双重功能的构件。
2.1.9 消能器 energy-dissipating device
具有消能功能的不参与主要静力承载的附加装置。
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FEhk 、FEvk —— 结构总水平、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
- 计算空间框架结构固有频率的波阵迭代法.pdf
- 订价概念与策略.pdf
- 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网.pdf
- 论区分所有建筑物之楼顶平台所有权的归属-北大法宝.pdf
- 论仲裁条款独立原则-法学研究.pdf
- 论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法学家.pdf
- 设备与工器具临时库房工程招标文件-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doc
- 论黑格尔的民社会概念-爱思想.pdf
- 设备检修钳工安全操作规程-易安网.doc
- 高架桥弯梁抗扭稳定性分析-交通运输工程学报.pdf
- 高架桥梁路段结构物绘图观点分享-tpceorgtw.pdf
- 高架桥路交通噪声主观反应调查研究-环境科学.pdf
-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筑工程学院.doc
- 高架桥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光纤光栅监测技术-武汉理工大学学报.pdf
- 高桩承台桩基波浪荷载试验研究-中国港湾建设.pdf
- 高温后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研究-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pdf
- 高性能设计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超高层建筑-regionalrepresentation.pdf
- 高等学校试验室信息统计系统使用说明-高等学校试验室信息统计练习.pdf
- 高温遇水冷却石灰岩力学与声学性质研究-中南大学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