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发生的原因︰板块移动
簡介 我們看到的地球只是他的外表,究竟地球的內部情 況如何? 何謂不穩定的地球? 地震和火山爆發有什麼的破壞 ? 為什麼居住在不穩定的地區嗎? 看完這份報告就可以完全明白了! 地 球 的 結 構 地球是由一個物質分布不均勻的同心球層構成,它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約17公里。上層為花崗岩層,下層為玄武岩層。地球內部的溫度和壓力隨深度加深而增加。經檢測,地殼岩石的年齡絕大多數小于20多億年,而地球生成到現在大約已有46億年了,這說明構成地殼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殼層,是地殼內部的物質通過火山活動和造山活動形成的。 ??? 地幔厚度約2900千米,上地幔主要是橄欖石,下地幔是具有一定塑性的固體物質。地核的平均厚度約3400千米,外核是液態的,可流動﹔內核是固態的,主要由鐵、鎳等金屬元素構成。中心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3克,溫度最高可達5000℃左右,壓力最大可達370萬個大氣壓。 地球還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這三個圈層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它們彼此滲透,相互影響,在太陽和人類生活的參與下,使整個地球生機盎然。 要 點 地球外至內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 第一層----地殼: .概念: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一層很薄的固體外殼。是三層之中最薄的一層。 .厚度: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17公里。大陸部份平均厚度為33公里,海拔越高厚 度越大。海洋比陸地薄,為6公里。 .組成:地殼主要由岩石組成。密度最小,溫度最低。 第二層----地幔: .概念:位於莫霍界面和戈登堡界面之間。又分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 .厚度:從5公里-70公里以下到2900公里。占地球總體積的82%。 .組成:主要物質成分為鐵鎂的硅酸鹽類。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軟流層,一般認為這裡可能是岩 漿的發源地之一。 第三層----地核: .概念:從戈登堡界面到地球核心,為地核層。又分內核與外核。 .厚度:地下2900公里-5000公里深處為外核,5000公里以下的為內核。 .組成:溫度很高,壓力與密度都很大。成分據科學家推測為以鐵、鎳為主,並含少量較輕元 素。外核的物質接近液體,內核的物質則為固態。 不穩定的地球 地震和火山爆發的成因 斷層活動 從自然史的角度來看,地球是處於變動狀態的。地殼上許多大陸地塊的分散與聚合, 大陸內部蒼海桑田的變化,都是最好的說明。地殼變動的過程,一般是持續而緩慢的。只有 在特定的地點,因蓄積過量的熱能或應變能或其它外來的能量,才會發生突然的變動,例 如:火山爆發、地震....等,引起人類的注意。 發生地震的原因不外乎下列數種: 斷層錯動、 火山活動、 岩溶塌陷、 隕石撞擊、地函 物質相變化、地下核爆及其它人為因素等。按目前的瞭解,斷層錯動是發生地震最主要的原 因;其發生次數最為頻繁,造成災害的機會也最大。火山活動引致的地震一般規模較小,影響範圍有限。 岩溶塌陷一般限於卡斯特地形發育的石灰岩區,其引致的地震規模亦小。大的隕石撞擊可能會引起很大的 地震,地球上雖留有隕石撞擊的痕跡,例如: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梅提歐隕石坑(直徑約一公里),但自有 近代地震儀的百年以來,尚未有這一類地震的記錄。發生在地下數百公里深處的地震目前有一種說法,認 為是地函物質因結晶構造突然轉變發生體積變化而產生地震。地下核爆產生的能量甚大(相當於一個中高 規模的地震),故亦為地震的來源;那些已公布的核爆為地震學者研究地球結構及震波傳播的最佳資料。 此外,在建造大型水庫或在深井內灌水,施加外力或潤滑斷層面,都有誘發地震的記載。 按目前的瞭解,斷層錯動是發生地震最主要的原因;其發生次數最為頻繁,造成災害的機會也最大。 尤其是發生在陸地上的斷層錯動,更是造成災害性地震(disastrous earthquake)最主要的原因。當地殼受 力時,其較柔軟的部份,例如斷層帶及其鄰近之受擾動的地層,較容易發生變形。地殼不斷的受力後,當 斷層內部承受的剪應力超過斷層本身的剪力強度時,斷層即發生滑動。當滑動發生時,扭曲的地盤同時回 彈,並向四面八方傳遞彈性波。這種彈性波傳至吾人的腳底,我們感覺到的也就是地震。 一般而言,斷層破裂的長度越長,地震的規模越大,而振動的強度也越強。但是,振動的強度會隨斷 層距離之加大而減弱。沿斷層附近地帶通常也是地振動最激烈之處。 板塊 什麼是板塊? 地球可以簡單地分成地殼、地函及地核。另外以地球組成物質的物理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解析几何》教案--吕林根,许子道.pdf
- 美国加州桥梁抗震caltrans seismic design criteria vlysis.pdf VIP
- 2025云南省临沧市市级单位公开遴选(选调)工作7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HSE保障措施优化及实施方案研究.docx VIP
- 2025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武仙公路收费运营人员招聘6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秋新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颚式破碎机技术参数.docx VIP
- 2024河南资本集团“方舟”第三批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时尚配饰设计》课件.ppt VIP
- 高边坡专家论证PPT汇报材料(中建).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