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国时期大学区制改革失败原因.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大学区制改革失败原因

民国时期大学区制改革失败原因   【摘 要】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全国推行大学区制改革,然而改革仅推行不到两年便以失败而告终。笔者认为,改革失败的原因在于其不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其体制自身存在的问题,模仿失当、缺乏过渡等。 【关键词】大学区制改革 失败 国民政府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24-02 南京国民政府在成立之初积极推行教育改革。1927年,为改变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僚化习气,国民政府任命蔡元培为中央教育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在浙江、江苏两省试行大学区制,后来又推广到北京。大学区制,即将全国依现有的省份及特别行政区划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大学区设校长一人,总理一切学术和行政事项。① 然而试行不到两年,大学区制改革便在众多反对声中宣告失败。笔者认为,大学区制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不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现状 1927年大学区制推行之初,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尚未稳固,急需收回被政客和军阀把持的教育权。蔡元培提出的“教育部不得干涉大学区事务;教育总长必须经过高等教育会议承认,不受政党内阁更迭的影响”② 等要求正适应了国民政府的这一需要,国民政府也因此逐步实现了对教育的控制。然而宁汉合流之后,国民政府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大学区制的推行便开始与政治统一的趋势背道而驰。1927年8月,集中了党、政、军大权的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以党治国”的建国方针,并宣布“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提出要做到军政统一、思想统一。此时大学区制所要求的“经费独立,立法独立,人事独立”显然与国民党对各项事业实行独裁统治的目标格格不入,国民党对大学区制的不满也渐渐表露出来。胡汉民曾说:“教育不可无主义、主义只能归宗一。我们现在即已唯一的三民主义救国、建国、治国,教育是不可跳到国家范围以外去的……我们不能让所谓包罗万象摇动了我们的教育宗旨!今后我们在唯一主义的民族,唯一主义的国家,唯一主义的政治之下,必不允许教育独异于此唯一的主义,而有所兼容。”③由此可见,在国民党的一党独裁下,大学区制是很难维系的。 从经济角度看,虽然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在蓬勃发展,但是小农经济仍占据主体地位,这一方面使得国内高等教育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各地不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刚刚起步的高等教育事业中来,于是各地纷纷起而反对。中山大学区中等学校联合会曾就此上书国民政府:“中央大学为全国学术之总汇,其经费应由中央政府负担,而苏省中小学校及地方教育事业不应直隶中央,其经费来源尤不应与大学混合支配,以免纠纷。”④ 可见大学区制建设的经费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矛盾,该政策得不到地方教育单位的支持。 究其根源,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政治民主化程度较低,尚不具备教育独立、学术自由的条件。何况教育作为上层建筑,既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又受到上层建筑中政治方面的影响,因此要避开政治而为教育开辟一片净土的设想具有一定的空想性。 二 大学区制体制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区制的试行就其理论及实践过程来看也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大学区制在理念上存在问题。蔡元培出任北大校 长后,成功实行了民主化改革,使得当时以北大为首的中国各大学已基本形成了大学自治的理念。然而大学区制推行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了很大影响,办学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可以说,大学区制将多所大学合并成一个大学区以统一管理的办法与当时大学自治的理念是水火不容的。另外,当时中国正处于新旧教育的转型时期,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依然存在,加之大学区制十分推崇高等教育,很多读书人便把大学作为当官发财的进阶之梯,这与大学区制使教育免受政治影响的本意实为南辕北辙。 其次,大学区制没有处理好与基础教育的关系。大学区制把高等教育推到了很高的地位,而忽视了当时中国基础教育十分薄弱的现状,使得高等教育如“空中楼阁”般畸形发展。这一点在教育经费的分配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各地的教育经费由各大学区的中山大学校长负责,因此经费的分配往往向高等教育倾斜。以江苏为例,“在改革以前,高等教育部分占全额百分之三十,普通教育经费占百分之五十四。改革以后,大学当局声言以原有经费办原有事业……大学经费实已超过普通教育经费总额。”⑤ 教育经费分配不平衡激化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矛盾,基础教育界联合抗议,表示“大学当局不谙世界教育之趋势,甘心违背平民化之原则,造化贵族氏之教育”⑥,大学区制摇摇欲坠。 再次,大学区制组织不健全,行政效率低。要把原本独立的数所大学合并成一体,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和矛盾。大学区制规定,各大学区在校长下设秘书长、处长、科长,实际权力集中于校长一人身上。然而“校长除开会外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