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科书中值得商榷历史知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科书中值得商榷历史知识

语文教科书中值得商榷历史知识   前段时间,偶然接触几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翻阅之后发现其中几个历史知识存在纰漏,现将具体问题指陈如下,并稍加分析和拓展。 《明日歌》的作者不是清代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2006年10月第1版,2011年12月第6次印刷)第6页选用了《明日歌》,其中标注作者是“[清]钱鹤滩”。其诗如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钱鹤滩是清代人吗?不是的!他是明代人。 《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集部·明代卷”《鹤滩先生遗事》记载:“钱先生讳福,字与谦,家近放鹤滩,因自号鹤滩云。幼而颖异,八岁能属文……弱冠补博士弟子……年二十六举于乡,三十魁省试,及奉廷对,赐进士第一人。三年告归,又四年以大计罢,又七年而终。”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知:钱鹤滩,原名钱福,号“鹤滩”,华亭(今属上海)人,他才华出众,是明代状元(进士第一),在考取状元后14年去世。 《明史·孝宗本纪》也记载了钱福考中进士的事: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三月丙辰,命天下预备仓积粟,以里数多寡为差,不及额者罪之。庚午,赐钱福等进士及第”。 综合以上可知:钱鹤滩1490年中进士,14年后去世,他应卒于1504年。而清代是从1616年开始的,所以钱鹤滩绝不可能是清代人。 钱鹤滩有《鹤滩稿》(明万历三十六年沈思梅居刻本)等著作流传至今。《明日歌》一诗即收录在《鹤滩稿》“卷一”之中,原诗如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朝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不难看出,前面所提到的语文书中的《明日歌》与钱鹤滩原诗是略有差异的。 乐羊子不是战国时期的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004年11月第1版,2012年11月第9次印刷)第144页介绍了“半途而废”这个成语,并为这个成语配了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正是我们熟知的“乐羊子妻”的故事。 文字如下:“战国时期,有个叫乐羊的人,他到邻国求学,准备成就一番事业。可学习不到一年,他就因为想家而弃学回来了。回到家里,妻子正在织布。得知他回来的原因后,妻子拿起一把剪刀,把织布机上的织线全都剪断了,然后说:‘布是一丝一丝织成的,如果从中间把它剪断了,那么,前面的功夫不就白费了吗?’乐羊听到这里,明白了妻子的意思,马上告别了妻子,回到邻国继续求学,直到七年后学有所成才回家。” 战国时期有叫乐羊的人吗?有的。《史记》《战国策》等书都记载了这个人,他是战国时期魏文侯的大将,是著名军事家乐毅的先祖,但此乐羊和“乐羊子妻”中的乐羊子并非一人,“乐羊子妻”中的乐羊子是东汉人。 《后汉书·列女传》记载:“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 让人敬佩和惋惜的是,乐羊子妻后来为了反抗强盗的暴行而刎颈自尽,其夫乐羊子后来成就如何,《后汉书》未作交代。 薛勤未曾质问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009年3月第4版,2012年6月第4次印刷)第112页《“扫一室”与“扫天下”》一文写道:“东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却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有一天,一位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屋子里又脏又乱……薛勤看了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对陈蕃说:‘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呢?’没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听着陈蕃这样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于是他盯着陈蕃,反问道:‘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薛勤走后,陈蕃沉思起来,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文中讲述的是人们熟知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然而,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后汉书·陈蕃传》记载:“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