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绪五年印度人经柴达木至敦煌
光绪五年印度人经柴达木至敦煌有一位30多岁的测绘者1878年抵达拉萨。1879年离开,考察者1880年还在考察的路上。考察者1882年末才返回印度,1884年1月他的121页的《考察大西藏和蒙古》才由印度测绘局的何耐赛整理印刷,并附该地图和整个西藏考察地图。这是一份珍贵的1879年的实地考察柴达木人文地理景观的英文史料。
这位考察者名吉森(一作基申)·辛格(Kishen Singh),又名克里施纳(Krish-na),秘密代号A-K.A表示第一,K为其名字首字。他1878年4月24日离开大吉岭(Darjeeling)。从拉萨远至沙洲(敦煌),1921年2月在印度老家病卒。
《吉森·辛格与印度探险家们》(Kishen Singh AND THE INDIAN EXPLORERS)是印度测绘局的皇家工程师马森少校(Major Kenneth Mason.M.C.R.E.,Survey ofIndia,十字军章获得者)所撰写的一篇文章,内谈到班智达吉森·辛格(PANDITKISHEN SINGH)又被称作克里什纳(Krishna)在印度测绘档案中的代号是A-K(“A-K’of the Survey Records),这位最后的印度探险家卒于1921年2月,年近80岁。他的去世标志着印度测绘和亚洲探险的一个浪漫章节的终结。这时应当讲一下他在地理上的贡献。
基申·辛格40年代初(一说1850年生,可能不确)生于被英国殖民地印度吞并的尼泊尔的库马翁地区的米兰村(Milam,in district Kumaon。在阿里地区普兰县的南面)的一个探险家家庭,他的母语是藏语,但是他虽然是藏系民族,辛格的名字却是锡克教人的,因为这里曾经是锡克教占领区。他可能会讲些英语,但是却几乎是个半文盲。当然,他只是受过在西藏探险的特殊的良好的测绘训练。印度大三角测量局局长沃尔克(J.T.Walker,Superintendent of the Great Trig-onometrical Survey)1862年5月8日提出了西藏探险计划。
可参考卡若埃(Olaf Caroe)爵士在1974年发表在英国《地理杂志》上的两页对拉瓦特所著《19世纪的印度探险家们:对喜马拉雅、西藏、蒙古和中亚的探险说明》。一书(1973年在新德里出版,正文228页;此书有2002年平装本,293页,两幅地图,第75-172页为第二部分,专门讨论该辛格)的评论。
另外有马诺哈尔2004年在新德里出版的157页的《西藏:1864-94年的印度探险家传奇人物们》。
1878年4月24日,30岁中期的辛格离开大吉岭,同年9月5日从西面经过哲蚌寺到了拉萨。
在拉萨待了一年零12天后,辛格一行于1879年9月17日离开拉萨,目的是青海柴达木蒙古族地区。离开拉萨的翌日,即1879年9月18日,爬了两英里崎岖的上升石头路抵达澎波果拉。
“在(1879年11月)10日,(向北)旅行6.1/2英里后,我们进入了一个草和燃料充足的地带。从此5英里为一游牧宿营地名Gol-mo(格尔木),位于一茂密的森林(应当为高大的灌木丛)地区,有6英里宽。约100英里长。这些森林树蒙古人名之为humbu(胡母布)、harmo(哈尔莫)和chhak(察克),约6或7英尺高。第二种产物为一种黑或红的果实,味道如raisin(葡萄干),11月采摘,以后留着用和搞商贸。高草几乎占领了整个儿森林。这里和那里散落着约50顶帐幕。”
这段对于格尔木的高大灌木丛广大地区和蒙古包数目的记载十分珍贵。
对于格尔木的历史,我们并不大了解,舒翎是位中年女作家,她的《青藏手记(四)格尔木的历史》的说法比较有代表性,内记载:“到了格尔木才知道,这是一座没有深厚历史年代的城市。五十三年前,地球上根本就没有格尔木。也就是说,1953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原,只有一条河流,河滩上生长着大片红柳。是个连村庄连牧民帐篷都没有的地方。那么,格尔木从哪里来?站在这个街道整齐划一。路面宽阔繁荣,阳光明丽的高原城市,我想像不出五十多年前这里不是城市……”
印度班智达基申·辛格的地图所标格尔木的位置与今天的格尔木几乎接近,也在格尔木河东边。不过当时名为纳赤河。
朱海燕带她(他)们来到一座青灰色的小楼前,在一条幽静的小路边。小楼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砖瓦地,楼前几排格尔木特有的杨树静静地陪伴着小楼。这是格尔木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将军楼。曾经居住在小楼里的主人,就是如今被人们称为格尔木之父、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将军。
朱海燕采访过慕生忠将军,在将军还活着的时候,知道很多慕将军和青藏公路的故事。这中间就包括将军和格尔木的故事。朱海燕对青藏高原的交通史,对高原的地理地貌了如指掌,一开说就是一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侵犯著作权案谅解书.doc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一章 步态分析技术.ppt VIP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培训.pptx VIP
- 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与咨询中的应用与辅助技术.pptx VIP
-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上):第2讲—声现象(解析版).pdf VIP
- 河南省驻马店市“逐梦计划”环际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一)英语含答案.pdf
- 让是VS不是美德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国网甘肃招聘考试真题2025.docx VIP
- 股权投资合作协议.doc VIP
- 从《家谱》看改土归流后土司时期的土著居民家族建构.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