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蜀后主刘禅治国探究
关于蜀后主刘禅治国探究 刘禅,三国时期蜀后主,在位41年,在中国历史中,也是在位时间比较长的君主之一。刘禅乃是先主刘备与甘夫人所生,刘禅出生时,刘备已经人到中年,因而对于此子亦是倍加珍重。从刘备对刘禅的遗诏中可以发现后主刘禅是一个“读书人”。《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后主曰:“可读《汉书》、《礼记》,闲暇而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可见刘备是希望刘禅在以后治国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而《六韬》中又讲及兵法军事,这也是刘备对刘禅的期望之高,希望他能够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能够有所修为。诸葛亮亦曾经在刘备面前提及阿斗“智量甚大,过于所望。”
一、刘禅即位面临问题诸多
刘禅即位后,诸葛亮辅政11年。这11年来,刘禅执行了一条“无为”的道路,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裁定。刘禅之所以执行了一条“无为”之路其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刘禅初掌政事,需要一段的“适应期”;其二,将政事交与诸葛亮,包括刘禅在内的许多人都比较放心,加之另一辅政大臣李严的存在,也使刘禅能够大胆放手放权;其三,刘禅在早年读过《管子》等著作,对无为的思想或多或少有了一定的了解。刘禅将重任交到了诸葛亮身上,基本不参与重大的决策。
而此时宫廷斗争却不止。在前期动荡,内斗不止的情况下,刘禅也做了一些补救。诸葛亮执政时期,宫廷斗争又使得蜀国内耗,造成了不良影响,而虽然刘禅对军事方面的才能显得平庸,但在处理国事方面并不是碌碌无为。首先是李严和诸葛亮之间的斗争。李严种种的错误导致最后被废为庶民。刘禅想要挑选美女以补充后宫,而董允则“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易增益。”最后“后主益严惮之”,最终没能纳妃。以此看来,刘禅至少听从臣下的劝诫。而另一件事则是刘琰案,“(建兴)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五百掴胡,至于以履搏面,而后弃遗。”在这一事件上,刘琰有些“小肚鸡肠”,对于胡氏这件事,刘禅给出的判决是:士卒没有资格殴打他人妻子,而且一个人(胡氏)的面部也不是用鞋来打的。最终刘琰被弃市。这一做法在于警醒其他人,维护基本道德伦常,是一位有大局观者所为。可见,刘禅深知臣下的斗争激烈,而往往在做出选择之时又不得不挑选出一个两害取其轻之法,在这一点上,刘禅处理得比较得当。
诸葛亮时期,对外的基本政策便是北伐曹魏、东和孙吴。对此,虽然朝臣中多有不满和反对之声,但是后主还是力排众议给予支持。从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屡次北伐,直至逝世,皆失利而还。在这一时期,刘禅基本不参与诸葛亮北伐事宜,这一做法在今天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刘禅深知自己智不如诸葛亮,而作为弱国,建立高度统一、目标明确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国家力量、统一合理调配资源,在乱世中图存图强。所以,刘禅将这一集中国家财力、物力、人力的大权交给了诸葛亮。古人云:“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谓之倒逆。倒逆则乱矣。”刘禅选择了放权与诸葛亮,诸葛亮的北伐虽然说是以攻为守,保持生存,但是消极影响便是大耗了国力,激化了矛盾,影响了发展。
二、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独掌大权
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后,开始了刘禅掌管国政的20多年,在这20几年中,刘禅形成了自己风格的治国之道,展示出了与前人不同之道。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了对国政的主要管理,而对外的战争则由原来的主导地位降为从属了。从建兴十三年起,蜀国可以说是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诸葛亮时期的政治体制进行了修补与调整。
1.人事的调整。诸葛亮死后刘禅对国内人事进行了一次调整。蜀国接掌大权的皆为“新人”,刘备与诸葛亮时期的老臣已经所剩无几。后继的蒋琬、费祎的军事政策不比诸葛亮的激进,且二人也经常不在成都,这就对后主朝内政上发挥作用提供了契机。
2.对内政的管理。此时刘禅对蜀国内的政局也做出了适当的调控。既限制又利用地主豪强,这样使蜀汉的政权比较稳固。据记载,蜀汉仅官吏便有4万人,可见这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重的负担。然而从积极的一方面来说,蜀国的豪强大姓是不起什么太大作用的,相比于魏、吴的强宗豪右也远不能及。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谈到:“由于蜀汉境内无强宗大族的汉人组织,故地方反抗力量薄弱,洛阳征服者易于统治。晋武帝谓之为蜀人服化,无携贰之心。”而且,这些地主阶级、官吏等等也都是比较廉洁的,如诸葛亮、费祎等。说明“蜀汉政权既没有触犯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关系,也不常夺取他们已有的部曲和奴婢……因而地主经济的扩张并没有成为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进行了些许的调整,虽然在经济发展上没能有太多的建树,但是在稳定政权的方面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蜀汉的水利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