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探析

关于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探析 摘要:随着国家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隧道工程建设呈现较大增长趋势。是世界上隧道工程最多的国家。在利用新奥法进行隧道施工中,喷射混凝土为其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围岩开挖后初期支护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了讨论,分析了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要点,探讨了如何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 关键词:隧道工程;喷射混凝施工;质量控制;检测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隧道开挖初期支护的重要内容,它是借助于喷射设备,利用压缩空气将预先拌合好混凝土喷射到支护面上,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而形成隧道的围护结构。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隧道支护质量和施工安全。 1.喷射混凝土的分类及特点 1.1目前隧道工程复合支护中普遍采用的是喷射混凝土或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喷射方式主要有干喷法和湿喷法。喷射混凝土在喷嘴处的状态可分为干拌法和湿拌法两种。干拌法是将水泥、砂、石在干燥状态下拌合均匀,用压缩空气送至喷嘴并与压力水混合后进行喷灌的方法。此法须由熟练人员操作,水灰比宜小,石子须用连续级配,粒径不得过大,水泥用量不宜太小,一般可获得28~34 MPa 的混凝土强度和良好的粘着力。但因喷射速度大,粉尘污染及回弹情况较严重,使用上受一定限制。湿拌法是将拌好的混凝土通过压浆泵送至喷嘴,再用压缩空气进行喷灌,施工时宜随拌随喷,以减少稠度变化。 1.2喷射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械,将速凝混凝土喷向岩石或结构物表面,使岩石或结构物得到加强和保护。喷射混凝土施工,可使混凝土的运输、灌注和捣实结合为一道工序,不用或少用模板,适于狭窄地段作业,并可向不同方位施作薄层混凝土,因而适用于矿山井巷、交通隧道、水工隧洞和各类地下工程的支护或喷锚支护,地下水池、油罐、大型管道的抗渗混凝土施工,砖石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和修补,边坡、基坑水池、渠道、游泳池等工程的护壁,复杂造型的薄壁结构,钢结构的保护层和热工炉窑的衬里及其修补等工程。喷射混凝土有加快施工进度、强度增长快、密实性良好、施工准备简单、适应性较强等特点,但也有施工厚度不易掌握、回弹量较大、表面不平整、劳动条件较差等缺点。 2.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 2.1喷射混凝土的回弹量控制。目前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为保护环境和维护工人健康。大多采用湿喷,其回弹量普遍较大,平均在30%以上,损失较大。一般隧道工程的利润主要来自开挖和初期支护的喷射混凝土。如何通过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来降低喷射混凝土的回弹量,笔者通过对多座隧道工程、多个施工队伍施工情况的分析比较,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可以将回弹量控制在15%~24%的范围。1)分段分块喷射。分段长度不超过6m,分块大小不超过2m×2m,严格接先墙后拱、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喷射,以减少混凝土因重力而滑动或脱落。2)控制喷嘴距离(喷射距离)和角度。喷射距离在0.6~1.2m时,混凝土回弹量较小,喷射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增加回弹量。喷头长度一般只有0.5~0.6m,喷射手因存在骨料反弹的恐惧心理,要将喷射距离控制在0.6~1.2m较困难。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的探讨决的办法可将喷头加长到1.2~1.5m,这样喷射手站在距离喷岩面2.0m左右即可进行喷射。喷嘴与喷岩面应尽量垂直,并偏向刚喷射部位(倾斜角控制在10°内),这样不仅回弹量少,而且喷射效果和质量更好。3)严格控制风压、水压和水灰比。过大的风压会造成喷射速度太快,加大骨料的反弹,从而加大回弹量,但混凝土密实性较好;风压过小,会使喷射力减弱,造成混凝土密实性较差,甚至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总结实践经验,当输料管长度为20m时,合适的风压为100~130N/cm2。4)控制一次喷层厚度和分层喷射的间隔时间。 2.2 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控制 2.2.1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应达到设计厚度和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从施工现场的情况看,个别隧道存在喷射混凝土普遍偏薄的现象,这是有风险的。因为初期支护将会和围岩共同控制同岩变形的释放,保证下道工序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的稳定,是主要受力者。若喷射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则上也应及时进行补喷和采取其他补强措施,以控制围岩变形在适度范畴,而不是任其释放。有人说,“初期支护喷层厚度不够,可以利用二次衬砌混凝土进行补充”,这种说法只是从隧道总体结构尺寸满足了要求,但从新奥法施工原理和结构受力机理而言,却是一大误区。 2.2.2 在有钢拱架作为初期支护的情况下,往往出现钢拱架处喷层厚,两钢拱架间喷层薄,形成纵向波浪型。这种情况将会产生如下后果:(1)在围岩变形较大或局部存在松动围岩时,可能由于喷层厚度不够,无法提供足够抗力而导致喷层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