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部批准进口三种转基因大豆
农业部批准进口三种转基因大豆目前,农业部批准进口三种转基因大豆引发媒体关注。农业部相关人士称,我国对这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安全评审是非常慎重的,是严格按照我国法律法规进行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日前,根据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巴斯夫农化有限公司申请的抗除草剂大豆CV127、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申请的抗虫大豆MON87701和抗虫耐除草剂大豆MON87701×MON89788三个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于发介绍说,我国对这三个转基因大豆新品种的安全评审是非常慎重的,是严格按照我国法律法规进行的,从最初递交申请到获得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历时三年左右的时间,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国的审慎态度。
彭于发说,农业部批准进口三种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按照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此次农业部批准的三个转基因大豆品种,是在其他国家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又安排相关单位在国内也分别开展了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验证试验。这三个品种都进行了生存竞争能力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环境安全检测和抗营养成分检测及食用安全检测。根据验证结果,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通过了该三种转基因大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安全证书申请。
彭于发强调,发放安全证书只是说明该品种是安全的,可以进口。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是国内需求决定的,进口与否以及进口数量是市场行为,大豆进口没有配额等贸易措施限制。
进口转基因大豆是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成功举措。我们国家大豆每年的播种面积在1.2亿亩左右,而我们的品种和技术水平相比国外一些国家还有差距,多乱杂和混收混种问题比较突出,劳动力成本也不断上涨。国内的播种面积满足不了需求,近几年,每年都进口5000多万吨大豆,这些大豆按现有的品种和技术水平来测算,需要4亿多亩的耕地,而我国没有这么多的后备耕地资源。
□文/人民日报
中国绘制土壤重金属污染图
清除“镉米”背后的土壤污染,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全面会诊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近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外宣布,我国正在绘制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
据悉,我国正建立涵盖81个化学指标(含78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基准网:以1比20万图幅为基准网格单元,每一个网格都布设采样点位,每个点位各采集一个深层土壤样品和一个表层土壤样品。深层样品来自1米以下,代表未受人类污染的自然界地球化学背景;表层样品来自地表25厘米以浅,是自然地质背景与人类活动污染的叠加。用表层含量减去深层含量,即得出重金属元素“人类污染图”。
据介绍,从1994年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等机构就对全国土壤51种化学元素进行监测,1999年起对东部农田区54种化学元素进行填图,2008年起建立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对含78种元素的土壤81个化学指标进行探测。数据显示,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在大的流域及局部工矿业和农业区上升较快。
地质学家指出,研究表明,我国土壤正出现越来越多本来没有或微不足道的危险元素。土壤一旦被污染,通过自净能力完全复原,周期长达千年。为人类健康,必须持续加大对污染行为监管和惩治力度。对已被污染土地,要把污染源搞清楚并加以切断。土壤污染物不仅有重金属,还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国土、地质、环境、水利等部门要通力合作为大地“排毒”。
□文/京华时报
我专家参与对撞机核心研究
日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对外透露,中国科学家参与了国际直线对撞机(ILC)的核心技术研究,主要包括ILC的粒子物理研究、加速器总体设计、粒子动力学研究、阻尼环设计、核心技术预研(如纳米级束团聚焦实验、正电子源、先进束测、探测器等)以及ILC管理活动。 同时,在直线对撞机理事会的全球16位理事中,中科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研究员和高杰研究员占据两席。
ILC总长31公里,超导直线加速器将正负电子的能量分别加速到250 GeV(吉电子伏特,1吉电子伏特=10亿电子伏特)并聚焦到纳米量级,以每秒7000次的速率对撞,用以研究LHC新发现的希格斯粒子和探索新物理。ILC造价超过100亿美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科学大工程之一。 □文/中新社
西藏藏羚羊增至近17万只
西藏野生动物保护机构日前透露,经过多年保护,藏羚羊再次迁徙回来,数量迅速恢复,全区藏羚羊数量已接近17万只。
藏羚羊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20世纪中期藏羚羊的数量曾达百万只之多,但因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绒——沙图什披肩的需求,在20世纪最后30年遭遇大量偷猎,数量急剧下降。
上
文档评论(0)